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多地出现“城市看海”现象,不能片面地视为海绵城市建设无效——
海绵城市建设难以求速效
本报记者 亢 舒
△ 今年夏天的一周内,安徽合肥市降雨量累计达639毫米,相当于往年半年的降雨量。然而,这座曾经逢雨必涝的城市安然度汛,这归功于起步较早的“海绵城市”建设。图为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的合肥市杏花公园雨水调蓄池。(资料图片)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看海”的顽疾,也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不过,城市内涝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仅仅凭借海绵城市建设完成——

今年夏天,武汉因为内涝一度成为令人担心的城市,但这样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已有79座城市发生局部内涝。

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

如今,在谈及治理城市内涝的办法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确在治理城市内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全部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介绍,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恢复自然海绵体,有利于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等目标。

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分两批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章林伟表示,选择试点城市时,既考虑了我国东、中、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考虑了南北方的气候不同,涵盖了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市。要求每个试点城市确定不小于15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状况不同,试点内容各有侧重。

据介绍,试点的目的是通过在区域性片区探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机制和建设模式。在试点过程中,新城区坚持目标导向,按照雨水径流控制的要求,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解决好城市建设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协调关系;老城区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缓解城市内涝积水、黑臭水体治理、城市热岛为突破口,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试点示范成效初显

章林伟介绍,目前,海绵城市试点特别是2015年的首批试点城市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比如,北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改造,综合采取渗、滞、蓄、排等措施,提升桥区的排水防涝能力,今年7月20日的大暴雨情况下,城市内经过改造的立交桥区无内涝积水。四川遂宁市对阜丰巷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小区内涝积水点得到有效控制,以往一下雨小区就淹水没腰的情景得到改观,使百姓雨期出行不受水害影响。陕西西咸新区在沣西新城试点区域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后,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在同样降雨条件下,沣西新城无明显内涝,而对面的沣东新城则出现大面积内涝,形成鲜明对比。

湖南省常德市市区的穿紫河原来是一条黑臭河道,沿岸居民对此意见很大。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后,当地综合采取调蓄、生态净化等海绵化措施,消灭了水体黑臭,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常德市还将被掩盖的黑臭护城河打开并实施整治,同时恢复当地水文化、营造生态景观。

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更多的雨水留住,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周边道路及广场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绿地浇灌和道路浇洒,替代原来的自来水。北京市还探索在居民小区内将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冲厕所,既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又帮助老百姓节约使用自来水的花销。

海绵城市建设还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江苏镇江、山东济南等市将小区内改造与燃气、热力、水电改造及停车位增建等同时实施,获得老百姓普遍支持。江西萍乡市金螺峰公园通过采取海绵化改造措施消除了积水问题,方便周边居民健身,受到老百姓广泛赞扬。

在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的过程中,相关新材料、新设备、新施工工艺也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广西南宁市建设了海绵城市产业园,吸引国内海绵城市相关生产企业入园,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贵安新区依托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与有关企业成立了新型透水材料生产基地。

海绵城市难以一蹴而就

据介绍,极端天气是造成今年城市内涝增多的最直接原因。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我国异常天气数量增多。入汛以来,南方发生20多次强降雨过程,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说,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控制雨水径流、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是破解城市内涝的根本所在。

“海绵城市建设不就是专门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吗?咋不管用呢?”当内涝来袭,很多人发出了疑问。甚至有媒体总结,30个试点城市中,有19个出现内涝。其中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中,有超过一半城市出现内涝。

海绵城市真的对内涝发挥不了作用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副主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海峰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确实能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很大作用,但它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就对海绵城市建设产生质疑,太过片面。”而同邢海峰持有类似看法的专家并不在少数。

“对于极端强降雨带来的内涝,必须冷静分析,绝不能就此对海绵城市建设横加指责,甚至是简单地否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副院长谢映霞说。

针对海绵城市和防洪排涝之间的关系,谢映霞形象地解释道:“人们对海绵有直观认识,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恢复城市的海绵体功能,使其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从而起到对降雨削峰、错峰、滞峰的作用,有效缓解内涝。但海绵也有饱和的时候,因此,海绵城市在建设工程设施时是有标准的,应该要求在标准内有效。”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是要缓解城市内涝,更是系统解决城市水的问题,包括水安全、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短缺、降低城市硬化铺装等源头问题,这涉及方方面面。”谢映霞说。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在包括城市内涝治理的多个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