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 10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荷塘社区举办“重返20岁趣味运动会”。参赛老人各显身手﹐在夹球接力赛、两人三足跑、心心相印夹气球等项目中﹐玩出了年轻的精气神。 戚良鹏摄
右图 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爱无疆资助贫困老人”全国书画艺术界大型公益拍卖活动日前在北京举行,上百名书画艺术家热心参与并踊跃捐赠,首期共募集书画作品近300件,义拍所得善款将全部用于资助贫困老人项目。图为书画家获颁“爱心人士”证书。本报记者 翟天雪摄
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养老体系建设力度,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以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又一个“敬老月”来临之际,《经济日报》记者分赴全国各地,体察各项惠老政策落实情况,记录各地为老服务新实践,探寻养老新模式
老有所医——
医养结合,深度整合养老诊疗资源
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毛延迪
小小院落干净整洁,屋内没有一丝异味,餐具食物摆放整齐,老家具一尘不染……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即墨市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卫生院的万希伟医生,来为东孟戈村王显贵和其卧病在床的母亲进行常规体检。映入眼帘的整洁,让人不会想到这是一位70岁盲人和99岁卧病老人的家。
“多亏了村干部和医生的照顾。”王显贵说。像王显贵这样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度假区共有190多位。在这里,老人们不用担心养老治病问题。“医养结合,就是把医疗资源、养老资源、服务资源深度整合,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目的。”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吴强说。
“吃得好,住得好,玩得也好。”在度假区中心敬老院生活了5年的王立宝老人说。
为鼓励孤寡老人参加集中供养,度假区不断改善敬老院的生活环境,今年投资30余万元对敬老院进行统一整修,不仅购置了脊背练习椅等健身器材,还更换食堂设施,提高伙食标准,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她每天都过来,陪俺聊天,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把医生请到家里,比亲闺女还亲。”提起潘淑香,于家屯村孤寡老人于中香眼含热泪。于中香口中的潘淑香就是她在村里的联系人。
启动医养结合工作以来,对不愿参加集中供养的老人,度假区实行居家养老,建立机关干部联系户和村干部保户制度,机关干部每月对联系户走访看望一次,村庄“两委”干部或街(巷)长每天与所包户见面一次,了解老人身心状况,配合机关干部和巡诊医生为老人做好生活起居和医疗服务。其中,对失能或半失能孤寡老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服务人员每周上门提供服务。
对集中供养老人,度假区实行医养结合巡诊工作制度,选派技术高、责任心强的专职医师每周巡诊一次。对居家养老的老人,度假区实行医师联络员制度,选派优秀乡医和医院大夫进行定期巡诊。其中,对身体状况好、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由乡医每月进行2次巡诊;对健康状况差、年纪大的老人,乡医每周巡诊2次,医院大夫每月巡诊1次,对有住院需求的及时帮忙协调住院治疗。
“我们对全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了统计,建立了数据库,下一步将重点实施精准化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患者,将定期进行查体、随访,及时提醒服药,做好保健服务;对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减少患者痛苦;对康复期患者,转回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即墨市卫计局副局长乔绪辉说。
“9月份,我们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开通了远程心电图会诊服务,专家团队每月定期坐诊,实现了上级与下级医院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度假区卫生院院长于飞翔说。
根据即墨市分级诊疗工作的相关部署,青医附院心血管病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专家每月定期到度假区卫生院坐诊,优先安排病情较重的孤寡老人就医,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实现了以医促养。“下一步,即墨市将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健全镇卫生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工协作、分级诊疗机制,畅通危急重症绿色通道,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即墨市卫计局副局长乔绪辉说。
老有所养——
以新农村建设推动居家养老
本报记者 张建军
初秋的粤北依然热浪袭人。10月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广东省南雄市乌迳镇田心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我们在这里很开心,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现在有了这个服务中心,大家白天经常聚到一起聊天,有时还一起看看电视。”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活动室,72岁的老人李仿信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记者注意到,服务中心设有娱乐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医务室、休息室、亲子园等综合服务区。而服务中心室外,绿化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有门球场、室外健身绿地等配套设施,是老人、儿童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好去处。
“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2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我们村里的乡贤捐款建设的;外面的健康运动广场,也是南雄市在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中,依靠大家的支持建设起来的。”田心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朝阳说,“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老人得不到照顾,吃、住、行、医以及精神娱乐方面存在问题。为保障服务中心的长期运转,我们村以李干胜为代表的外出乡贤共筹资240多万元成立了田心公益基金,基金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用于维护中心的各项开支”。
田心村里,小公园、健身器材、老年人活动中心、亲子室……一应俱全,环境也非常整洁、美丽、舒适。
田心村坐落于美丽的浈江河畔,下辖11个村小组,共有460户2012人。“我们村外出人员较多,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620人,80岁以上老人有28人,其中21人为独居老人。为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我镇提出以田心村为试点,建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乡贤的大力支持。”乌迳镇党委书记孔建国说,“田心村通过拆旧建新,建成居家养老中心和文体广场,这些都是百姓最喜欢、最愿意去的地方”。
李朝阳向记者介绍,田心村的变化始于去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田心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农村小广场、小公园、小停车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统筹起来连片建设,主要通过拆旧建新和空心村改造等方式,将祠堂旁原来已破旧坍塌的泥砖瓦房统一拆除后,再经过统一规划,整合利用土地,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外墙装饰的2层半别墅式住宅群,同时将农村小广场、小公园、小停车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文体室等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在村民集中居住地,并将多余的宅基地复耕复绿,实现农村的美化、绿化和亮化,提升农村居住环境。村委会组织外出乡贤筹款,每户补贴3万元,一期建设住宅42套。
村民李和平说:“村里以前没有路灯,晚上家家户户都待在家里。现在吃完晚饭,大伙都走出家门到公园里聊聊天、跳跳舞,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
李朝阳介绍说,目前,南雄市已争取到省建设新农村示范片项目,田心村村民的幸福指数将因此再迈上一个新台阶——污水处理厂、文化广场建设、旧房改造、复古建设、景点规划建设……田心村新农村村务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的9个建设项目,为田心村规划出了更加美丽的发展蓝图。
老有所乐——
一体化服务实现医养康乐护
本报记者 沈则瑾
国内首家践行日式长寿理念,提供医、养、康、乐、护一体化服务的活力俱乐部“颐园”近日在上海陆家嘴世茂滨江花园启动,500平方米的场地,600万元的投入,世贸集团开始了对社区医疗与养老产业的实践与探索。
截至去年底,上海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比例首超30%。深度老龄化的同时,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一些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给健康管理、医疗康复带来了极大需求。世贸集团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推出贴合社会需求的“积极老龄化”部署,利用社区物业和社会力量,建起这个活力俱乐部,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安度健康幸福晚年。
据世茂股份总裁刘赛飞介绍,排在“医、养、康、乐、护”第一位的是“医”。与“家庭医生”概念不同,颐园拥有一个由全科医生、营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社工以及护理人员组成的私人医护团队。较之家庭医生“一对多”的常态,这里的医护团队则会为会员提供“多对一”服务。据悉,这种多学科、全维度、精准化的健康服务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刘赛飞说,以俱乐部的形式出现,就是为了摆脱冰冷的医患关系,倡导健康轻松的理念,关爱生命,以客户为中心,让会员能够参与到服务计划的设计中来,从“疾病筛查和预防”入手,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和促进。对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俱乐部将负责联合知名专家,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智能居家监测设备,进行有效防治。
“养”是针对部分长者不愿进入养老院,待在家中又缺少照料,因而倍感孤单情况推出的日间照料服务。刘赛飞说,在考察了国外许多养老机构后,颐园选择了通过悉心服务,满足长者身心需求的日式日间照料模式,能够帮助稳定或恢复长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预防认知症,延缓或代替对护理机构的依赖。
颐园会每天为长者安排经络体操、协助入浴、口腔护理、午睡照料、手足按摩等服务。其提供的营养午餐保证均衡的膳食结构,社工每天还会带着长者开展文娱活动,让老人们能开心度过每一天。
颐园推出的不同于一般的“康”,是指社区“大康复”。引进日本竹内教授提出的“帕维尔”疗法,主打“轻负荷、快乐运动”理念。日本进口的康复器械能在提供有效运动指导外,帮助老人保持肌力。据了解,这种器械广泛运用在日本的养老机构中,效果良好。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完好状态。颐园在医、养、康、护之外再加一个“乐”字,就是为了让老人们的心灵得到愉悦,获得真正的健康。其开展的主题派对、候鸟旅居、亲子关爱等活动,都将成就会员的“颐乐人生”。
颐园还会对有需求的会员进行上门介护。据了解,在日本,“介护”是比“普通护理”更高一个等级的服务,有“介入和协助”的含义。“介护”必须有受过专业培训、拥有强大质量体系的医护团队来支撑。
“世茂集团希望从源头着手,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实现从院前预防到院中协同,乃至院后康复的健康闭环保障,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满足人们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医养康乐护在家,在家医养康乐护’。”刘赛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