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浙江湖州率先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诞生在湖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起源于湖州,全国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选湖州,全国最早推行绿色GDP的城市始于湖州。
10多年来,湖州坚持转型发展“绿”为先,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环境质量满意率连续7年居浙江前列,太湖水质连续8年达三类水标准。工业发展速度连续5年居全省前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连续3年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6亿元,同比增长8.1%。
绿色理念 转型发展的山水变奏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山林水田湖兼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有上千年历史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溇港圩田,作为南太湖特有的古代文明,将灌溉、防洪完美结合。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粗放型发展,却让湖州遭遇了“坐拥太湖不见湖”的尴尬:站在太湖南岸,放眼望去,满目芦苇、蓝藻成片。
原因何在?为了追赶GDP。
水泥厂、造纸厂、印染厂,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自南向北流入太湖的石矿淤泥导致太湖水变浑,河床抬高。
余村是湖州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80年代初,“靠山吃山”开石矿,一年的纯收入有100多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余村很快吃到了苦头,矿区烟尘漫天,常年一片灰蒙蒙。此外,村民还经常遭遇“飞来横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余村人痛定思痛,决定封山护林、保护环境。2003年至2005年,所有的矿山和水泥厂全部关停,村集体年收入一下缩水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全村半数村民“失业”。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余村。当得知村里为了还一片绿水青山而关停所有矿区时,习近平高度评价,称赞余村的做法是“高明之举”,并告诫村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村委会主任潘文革说,村里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把全村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并决定投资建设荷花山景区。
村民胡加兴第一个开办了“荷花山漂流”。50条橡皮艇下水几个月,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一年的游客超过5万人次,营业额高达220多万元。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今天的余村似乎仍然是“靠山吃山”,但“此山”非“彼山”。湖州市委书记裘东耀感叹,昔日是“穷山恶水”,如今是“青山绿水”。矿山经济鼓了腰包,毁了山林;而现在,山上的竹林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余村的十年巨变,是湖州绿色发展的缩影。裘东耀认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理念,让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全过程,融入战略决策、发展规划、价值导向等各个领域。
据了解,湖州早在2007年就确立了生态立市首位战略,相继制定“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低碳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系列规划,并在所辖的安吉县、德清县探索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对滨湖65公里岸线、266平方公里区域展开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强空间、生态和产业的管控引导。
(下转第二版)
绿色发展 学会放弃与选择
只有学会放弃,懂得选择,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如何做优生态、保护绿水青山?湖州以问题导向为抓手,治水、治气、治矿、治城乡环境,再现江南清丽之景。
安吉县矿产资源管理过去是生态保护的最大短板。“政出多头、各管一段”,山砂、地砂、河砂,全是“一盘散沙”。仅1999年至2009年,从西苕溪就采沙3000多万吨,将一溪清水变成了“黄河”。
为保护西苕溪,2010年安吉县决定放弃每年2000多万元的沙石资源费收入,下达“禁采令”。为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把全县所有跟矿产资源职能相关的公安、水利、交通等10个部门全部集中办公,成立了全国首个有建制的县级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
走进县矿资办的视频监控中心,看到的是一张矿产资源监管的“天网”:几十个液晶显示屏实时将涉及矿产的工地、石矿、砂场、码头等现场画面自动传输,全县27家审批工地、8家石矿、7座矿用专用码头、15家砂场实时状况一清二楚。
这种天网式的绿色管理,管出了多重效益:全县矿山数量从2009年的56家减少到2015年的10家,开采总量从2009年的691万吨减少到2015年的399万吨,矿产资源规费征收从2009年的1715.99万元跃升到2015年的1.02亿元,单位矿资国有权收益从2009年的每吨2.13元增长到去年的每吨18.61元。
数据显示,这几年湖州强势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实行四级“河长制”,实现7373条9380公里河道“河长”的全覆盖,完成了245公里垃圾河、259公里黑臭河治理任务。
同时,湖州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市区PM2.5浓度均值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市区PM2.5较去年同期下降15.4%。
铁腕治矿、重拳治水、攻坚治气,让湖州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效益”开始释放,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
莫干山脚下的德清县劳岭村依托绿水青山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遍地开花。全村38户民宿去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村里农房出租,平均每户一年收入6万元。绿水青山给农民带来的红利,有人形容是“山下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
湖州市市长陈伟俊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在绿色发展的实践中,湖州学会了“放弃与选择”。2015年,湖州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占全省的10%左右,远远超过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5%左右的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7.6%,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接待乡村旅游人数2640万人,经营收入达45亿元,走出了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从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阶梯式生态发展之路。
绿色屏障 制度筑起篱笆墙
湖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既然是“先行示范”,就没有先例可循。
从何先行?从何示范?制度层面设计创新成为湖州的“突破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制度设计创新,湖州从三个方面率先入手,既注重理论引领,又注重体制机制保障,构建了立法、标准、制度“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过去损害自然资源“有人破坏无人偿”的糊涂账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立法。2015年,湖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确立了“1+X”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已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从规划建设、制度保障、监督检查、公众参与等方面作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其他领域,已审议通过了市容管理条例,并在研究制订河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地方法律法规。
——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湖州是目前唯一经国家标准委批复的全国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已制定出台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化建设方案》,编制了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两年工作计划,建立了32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导向目录,启动了《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编制和首批23项市级以上标准制订修订及20个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点创建,为固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成果奠定了基础。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两项“国家试点”。
2014年底,湖州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委托中科院编制湖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重点核算土地、矿产、森林、水域、生物等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变动情况。
翻开负债表,可以观察到某一时间节点上,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掌握自然资产动态信息,作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政府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的重要基础,进一步促进对自然资源资产的有效管理。
为破解自然资源产权不清晰造成的资源的掠夺性使用,湖州还试点开展了森林、水域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的制度体系。
来自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信息显示,全市目前已完成2011年至2015年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负债表编制,制订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办法,出台了推进“生态+”行动实施意见、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水平若干意见和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办法,为区域内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起坚实的制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