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桂花下读书
□ 苗连贵

花下读书,是对花的宠爱,也是对书的敬重。而在桂花下读书,一年中这样的好日子是不多的

宝、黛花下读《西厢》,山石、流水、落红,映衬着两个如花似玉的人,情态隽美。金圣叹读《西厢》时说:“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花下读书,是对花的宠爱,也是对书的敬重。

家附近有个园子,花木繁茂,闲时常去那里读书。秋日,桂树开花后,去得更勤了,自然是冲着桂花。

桂花真香啊!一串一串暗淡青黄的花蕊,张开小嘴,丝丝缕缕、源源不绝地吐出香气,弥天弥地,仿佛看不见的雾,笼罩在林间。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桂花:“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他把赏花等同赏画,画幅讲究疏密,在适当处留白。他其实故意这么说,似贬实扬,极言桂树花开繁盛,密密簇簇的,不然哪有这浓郁的香!

桂花没有姹紫嫣红,不在姿色上着墨,娇示于人的,正是它的香。因此李清照说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它的芳香馥郁,为它赢得艳冠群芳的美声。

其实在我看来,桂花的形态仍然是美的,黄黄白白,珠串似的,闲静地开在枝头,含蓄,敛眉俛首,仿佛娉婷的少女,任由绿叶搂抱,给人以一种娇怯之美。

我在园里走走停停,鼻子凑近花枝,尽力嗅,在每一株花树前都饱吸香气。

园里有石凳石桌,正好读书。在桂花下读书,一年中这样的好日子是不多的。

花下读书,自然不宜攻读、钻研什么学问。花下宜读闲书。

《聊斋》里的草木花实极多,葛巾、黄英、香玉、荷花、玉版、绛雪……也有桂花,“花气随风,香无断际。”(《白于玉》),其无不成精作怪,却又娇媚可人。我游目书外,但见园子里的一些花草隐没在山石间,活动了,万物皆有情,她们或走或说笑,红飞翠舞,裙带飘飘,这是蒲松龄笔下的花仙妖姬。

花下宜读古诗。古人咏桂花的诗不少,最喜欢朱淑真《秋夜》(亦作《咏桂》)中的一句:“一枝淡贮书窗下”,“贮”当解为“伫”。恬静的夜,一树桂花,悄然伫立于书窗之外,淡雅的馨香袅袅,随风飘进窗里。此时,朱女士正坐在窗下,是作诗呢,还是读书?抑或观花排解清愁?宋朝的花里总带着一些愁绪。

《九歌》里的“山鬼”则快乐得多。“山鬼”姑娘最有情味,“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棋。”她披戴着山花野萝从山里出来,赤豹驾车在前,文狸跟从在后,以辛夷木为车,以桂花作旗,花枝招展,去与恋人相会。缘何把桂花作为旗帜?桂花娇柔,含情脉脉,或为定情物?

桂花树下读桂花,让人浮想联翩。

一缕香风穿过林间,枝叶飒飒,远去了,若隐若现,那是上古时代的古风。此时,倘若有人用箫吹一支古曲就好了,箫声悠悠,人坐花下,二目在书,心如秋水。

头顶上花枝摇曳,发出轻轻的絮语。一只黑鸟,落在花枝上,也不知是八哥还是斑鸠,尾巴一翘一翘的,啁啾一声,飞走了,抖落下粉屑花粒,洒在我的头上、身上、书上。人闲桂花落。

其实,在花下坐久了,是闻不到花香的,但我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花香浸泡,饱满、通泰,花下读书给人以无可名状的欣悦感。

故而,花下读书者众,自然不都在桂花之下。

鲁迅爱在丁香和木槿花下读书,即使搬到不能栽花的住所,案头也要摆一盆花。桌上并有《花镜》、《广群芳谱》。

宋庆龄常在樟树下读书。宋庆龄在上海住的院子小,周恩来劝其搬家,她却因院内有两棵樟树,舍不得离开。春日里,满院樟花香,坐在藤椅上读书,何其受用!樟花有一股清肃之气,虫豸远避。

冰心则喜欢在玫瑰花下读书。她在协和女大读书时,“大礼堂廊前台阶两旁就种着一行猩红的玫瑰。又红又香,而且花朵也大到像一只碟子,我们同学都爱摘一朵含苞的花蕊插在鬓上。我还写了一首诗《玫瑰花荫下》。因为那一行玫瑰的确又高又大,枝叶浓密,我们喜欢坐在花下草地上,在香气氤氲中读书。”(《只求凡人的幸福》)冰心至老都不舍玫瑰。

花下读书,自然谈不上精骛八极、纵横千古、指点江山,但可以让你远离尘虑,陶然在花香中,徘徊在书山的小径,流连忘返。花下读书,感受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意境、一种情韵,自然也是一种人生况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