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甸子村荒山变金山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陈艳华

走进河北省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后甸子村,一座座红瓦民居点缀在万绿丛中,通往果园的旅游路依山蜿蜒时隐时现,山坡上苹果、梨、桃等果木成林……

“三年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儿!”后甸子村农民马志军向记者感叹。

后甸子村是全县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6户。全村1285口人,有耕地1336亩,还有500多亩的荒坡地,这些地全集中在村后山的7片山坡上。村里没有集体收入。如何带领老百姓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后甸子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颇费思量。

俗话说,靠山吃山,既能发展生态又能富民,发展林果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念头在李金山的心里扎下了根。

没想到,谋划之初即在全村引起了质疑,有些村民不愿意这样干。种果树至少要三五年没有收入,怎么办?成立合作社需要启动资金,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摆到了村组干部面前。

紧要关头,李金山站了出来。种果树头几年没有收入,他借钱给村民付地租;建合作社没有启动资金,他就用自己的钱垫付;贫困户没钱入股,他就想办法整合扶贫资金……2014年10月,全体村民以地入股,以人头(资金)入股,后甸子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全体股东也就是全体村民选李金山任董事长。

如今,后甸子村后山上,一个高标准精品果园已初步建成。后山7个山头,每片坡地都栽上了果树,苹果2万棵、梨3万棵、桃1万棵、大枣5万棵、李子2万棵,地坝坎沿栽植枸杞、金银花20万棵。为了在短期内增加收入,去年以来还大力发展树下经济,在果树间套种了谷子、花生、葱头、青椒等粮食和蔬菜。

“我在果园打工每天挣60元,一年干上四个月就是7200元,加上我和老伴1600元的土地入股补贴,一年收入就近万元,过两年到了盛果期还会分到红利。”在果园管理果树的农民韩国文告诉记者。韩国文是后甸子村的贫困户之一,去年像他一样通过“获租金、分股金、挣薪金”三金模式脱贫的贫困户总计128户。

人地皆入股,合作奔小康。李金山说,合作社成立后,1336亩地每亩地一股,1285口人每人三股。将来,每年留20%的公积公益金,20%用于土地入股分红,60%用于村民人头分红。“今年,村里又规划了10亩大棚樱桃、10亩油桃和10亩大棚葡萄,并在设计休闲观光和采摘项目。将来果园树上树下农产品产值预计每年在1000万元以上,合作社休闲观光和农产品采摘争取达到1500万元以上,实现村民收入每年每人1万元。”李金山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