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林国家高新区整合多方面资源,建设众创空间集群——
线上线下齐发力 打造创业加速器
本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通讯员 王亚东

走进桂林喀斯特服饰有限公司,设计师们正在电脑上创作民族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产品,工人们正一丝不苟的编织着手工物件。公司创始人张杰介绍,成功的产品要具有鲜明的特色,融入民族风格设计的产品就是喀斯特的特色。

喀斯特服饰有限公司2014年入驻广西桂林国家高新区创意产业园,主营业务是喀斯特品牌民族服饰的设计和销售,2015年公司产值达到1120万元,解决就业50人。“创意产业园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让我们的发展如鱼得水。”张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桂林国家高新区整合政府、企业、高校、民间机构等多方面资源,共同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打造创新型众创空间集群。2015年以来,桂林高新区先后建设了桂林国家高新区众创空间、创客加速器以及精归子创新工场等3个众创空间,重点扶持在产品技术或者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创意性以及在游戏、电子商务、O2O、动漫、软件等领域具备优势的创业项目,并结合创业企业的特点提供创业孵化技术研发、投融资、后勤保障等服务。

位于创意产业园的桂林健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益健膳食系统、营养餐系统的开发等业务,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创始人李树忠告诉记者,创意产业园企业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条件及线上线下平台,是他选择来这里发展的原因。“如果在别的地方,每个月要多花四五千元的房租。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让公司把成本降下来了,我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新产品开发和加强服务上。”李树忠说。

桂林国家高新区在众创空间建设过程中采取了政府监督、社会化运作的模式,由高新区提供基础场地并进行装修和一次性设施投入,由主体投资机构牵头,吸收优秀企业或个人作为股东共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众创空间的运营主体。众创空间的投资和运营资金采取众筹模式,资金使用由高新区监管。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众创空间建设初期由于利润微薄,民间机构不愿进入的问题,也发挥了民间机构机制灵活、市场嗅觉灵敏、执行力强的优势。

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桂林国家高新区在建设众创空间的过程中进行了创客人群的细分,每个众创空间由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共同构成,运营团队会实时将创业者的优质创业项目在线上平台进行展示,吸引合作和投资。同时,众创空间还将与本地各知名网络平台合作,共同推介和展示创新项目和创业成果。

桂林国家高新区着力创建运作模式新、创新能力强的孵化器,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建设7个创业苗圃、3个专业孵化器、2个企业加速器以及2个大学科技园分园,总孵化场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年新入企业100多家,在孵企业总数超过400家,在孵企业总产值8亿元,其中23家企业产值过千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占高新区规模企业的41%。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发展成为高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桂林国家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董冰表示:“对于科技型项目,我们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想把优秀人才引入桂林。园区的八大平台和高端培训都会覆盖到创业企业,我们也想通过这种途径,在创业初期给予创业者强有力的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