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洛川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思路发展林木经济
黄土塬上果木丰
本报记者 张 毅 通讯员 雷智学
陕西洛川旧县镇洛阳村的彩虹示范园里的苹果树结出了累累果实。 雷智学摄

金秋时节,走进地处渭北黄土高原的陕西省洛川县,到处是果坠枝头的丰收景象,连天接地的果园深处,不时飘出当地果农欢快爽朗的笑声。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说,“如今,洛川塬的50万亩苹果林不仅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同时也成为黄土高原宝贵的‘绿肺’”。

在洛川旧县镇洛阳村的彩虹示范园,记者见到了71岁的果农陈长健,他家的苹果粉里透红。他告诉记者:“我的5亩果园栽了120多棵树,按照最低4元/斤的价格,今年这块园子至少能卖14万元。”

除了这块5亩果园,老陈还有2亩老苹果园,里面种着嘎啦、早熟富士等品种。今年受冰雹影响,价格虽赶不上新园子,但也卖了4万多元,两块园子加起来,老陈今年至少有18万元的收入。

山清水秀,果丰林绿。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南部的洛川县,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苹果优生区核心地带,有70年栽植苹果的历史,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全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人均3.1亩,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其中90%来自苹果或相关产业。洛川也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国家优质无公害苹果出口基地县、国家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

多年来,洛川县紧紧抓住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苹果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林木规划中的“龙头”引领作用,大力实施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建设。进入“十二五”以来,洛川县发展现代苹果产业的思路更加明晰,措施更加精准。经过6年多的艰苦努力,如今洛川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产业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的质量效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洛川苹果以“果形端庄、色泽艳丽、果面光洁、风味浓郁、营养丰富、极耐贮运、安全保健”的品质特征,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大奖170多项,在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会上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2015年品牌评估价值达到55.73亿元,位居全国苹果类第一、水果类第二。

除苹果外,洛川县还见缝插针地利用塬坡、川道地形,因地制宜种植长柄扁桃等其他经济林木,全县次生林面积达到60万亩。大规模的连片经济林木,极大地改善了黄土塬区干旱的浮尘环境。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该县浮尘明显由退耕还林前的8.6天降至退耕还林后的3.6天,有效地减少了本地沙尘天气的出现,极大改善了当地气候环境,调节了当地气温、降水、空气湿度,降低了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

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建设,还带动了过夜加工、物流运输、宾馆酒店、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洛川依靠这一棵棵“摇钱树”走出了一条“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幸福康庄大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