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成致富好帮手
本报记者 刘晓峰

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目前有贫困人口4万多人,扶贫任务艰巨。“在脱贫攻坚中,通信基础设施及大数据服务成了得力帮手。”商南县县长崔华锋告诉记者。

据商南县扶贫局局长王绪海介绍,中国电信陕西商洛分公司除了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帮助商南县建立了县镇村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可包括精准管理、精准指挥、精准考核、精准帮扶,也就是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扶贫大数据平台,将全县贫困人口信息纳入到平台上实现实时精准管理。

商南县政府与市、县电信公司开展合作,建成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作战指挥、视频会商、手机定位、效能评估、外宣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目前全县14806户、43718贫困人口的全部信息已经登入大数据平台,且县扶贫办根据致贫原因,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

据介绍,该平台可对贫困群众进行动态管理。贫困村的发展、贫困户的需求、包扶干部的动态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在平台上;有帮扶意愿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帮扶。

在商南县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上,贫困户信息基本实现了精准建档。这些信息中除了致贫原因、家中劳动力状况、生产生活条件、人均年收入等基本情况外,还包括扶贫前后的情况对比。富水镇黑漆河村贫困户杨世军告诉记者,“多亏了这一信息平台,它让我掌握了技术,了解了市场,挣到了钱。”杨世军去年开始种植香菇,因为缺乏对政策的了解,技术不过关,导致种植失败。自从加入脱贫攻坚信息平台后,他通过手机查看县上发布的种植技术和市场需求,承办大棚种植1万多袋香菇,并实现了网上销售。

扶贫措施的落地过程,平台也能直观呈现。县级平台与镇、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无缝对接,158支工作队756名包扶干部均配备中国电信“外勤助手”,指挥部可以随时监测到任何一个包扶点的工作现状,上级的脱贫政策、指令可一键发送至相关人员,驻村干部的工作动态也可及时上传到指挥中心。根据平台上汇总的全部工作信息,县上对扶贫工作可以进行及时、精准的考核,激励、推动扶贫工作进展。商南县县长崔华锋说:“每一位扶贫干部走了多少路,去了哪些村,做了哪些事,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电信公司还与县政府一起推广精准扶贫APP综合信息发布平台,为贫困户购买专用手机,定期向贫困户发布强农惠农政策、市场动态、市场信息、农特产品需求等,让贫困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真正让信息成为贫困群众致富的好帮手。崔华锋说,商南县去年电子商务突破亿元,农副产品交易达3000多万元。精准扶贫APP成为农村电子商务推广的重要平台。

“一根光纤,连着党心民心。”崔华锋说。的确,在“互联网+精准扶贫”中,电信公司担负着重要职责。在中国电信陕西公司,记者对中国电信开发的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管理平台进行了详细了解,它抓住了扶贫工作中的最大难点,那就是将从前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

目前,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方式扶贫。纸质表单、邮件、计算器是传统工具,电话督促、下发文件、手工计算是传统执行方法,督查考核基本靠派遣工作队、人工考核、人工检查成果,贫困户及公众不了解政策、不掌握措施,扶贫结果、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较为困难。精准扶贫管理平台的目标,就是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扶贫对象、目标、内容、保障、方式、考评的精准。

陕西公司信息化推进中心副主任吕明向记者介绍了平台的核心功能,那就是扶贫对象的精准录入、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对贫困户及贫困人口通过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实行“脱贫销户、返贫挂号”,对贫困人口进行综合分析,与相关行业部门进行数据对接,最终确保对象精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