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器”是这样炼成的
佘惠敏

天宫之城,神器多多。天宫二号任务中,10余项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各具特色,怎么将它们整合起来呢?在系统中扮演着“龙头”角色的,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即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任务伊始,总体部就要把科学家的科学思想、需求等通过分析,转化为对载荷设备的技术要求,变成工程可实现的语言,建立从科学火花到工程实现的桥梁。

这么多项目,一方面各载荷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天宫二号飞行器的重量、功耗、布局等各种约束条件。此外,研究进度还必须满足航天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如何满足这么多要求?空间应用中心积极开发了“新武器”。任务规划与并行设计、柔性集成测试、软件第三方评测、可靠性综合保障等平台,这些数字化的“新武器”解放了设计师,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载荷的高可靠性。

中心科技工程人员坚持对先进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如多学科优化技术、智能规划技术等,都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封装成各种功能组件,并集成在平台中加以应用。近期流行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最新技术也被广泛运用。比如,载荷设计之前,研究人员通过VR虚拟场景,直观了解在轨环境状况和载荷工作场景;设计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舱内环境设备进行虚拟叠加验证,保证设备部件之间的相容配合;结合“地面镜像系统”还可以模拟各“神器”的工作状态,待飞宇航员可进行操作预演,提高任务执行效率。

总体部有效载荷运控中心,通过应用需求分析等确保50余件有效载荷在太空有序、高效工作,堪称“太空实验的大管家”。

总体部开发的载人航天空间应用数据推广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使数据得以在各个领域、行业得到充分利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