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保障国家主任务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服务社会——
航天商业化加速“升空”
本报记者 董碧娟

9月12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发展高峰论坛吸引了业界目光。今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航天商业化发展也走过了30多年历程。当前,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如何?《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孙为钢。

航天科技集团承担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孙为钢说:“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完成235次发射,成功率超过95%,这一成绩奠定了火箭发射高稳定性的美誉,目前已为10余个国家进行了54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

“多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从承揽国际发射服务到实施整星出口,逐步形成了提供卫星及运载火箭制造、发射、地面系统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孙为钢说,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发射服务正式进入国际市场;2007年5月14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成功实现整星在轨交付的国际化实践;2012年9月29日,长征二号丁在酒泉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并通过在当地合作建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实现了遥感卫星出口零的突破。

“随着航天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日益活跃,这也成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拓市场瞄准的方向。”孙为钢说,航天科技集团着力拓展商业卫星遥感领域,2015年启动“16+4+4+X”商业遥感卫星业务。今年年底前,将首发2颗卫星,构建我国首个空间分辨率达到0.5米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年中,还将以一箭双星的形式部署另外两颗同型号卫星。届时,我国将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遥感卫星数据及增值服务。

“航天科技集团在保障国家主任务的同时,尽可能提供搭载发射的机会。”孙为钢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发射时,搭载了包括国防科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工大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研制的微小卫星,开展多项航天领域的新技术试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还成功发射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通讯试验卫星、吉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与此同时,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大学设计+企业生产’的新模式,充分保障微小卫星生产进度和质量,尽最大可能将优质资源和能力服务于社会。”孙为钢说。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现役运载火箭型谱,既包含常规运载火箭,也拥有具备快速机动发射能力的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可以实现单星、多星、搭载等发射。其中,长征二号、长征三号以及长征四号火箭是现役主力火箭,它们完成了235次发射中的绝大多数。“这些火箭的一箭多星发射能力特别适用于当前小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在高稳定性发射的基础之上,成本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也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搭载发射机会。”

针对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特点,航天科技集团开展了多型新一代火箭的研制。比如,为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快速响应的小卫星发射需求,航天科技集团推出了以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为代表的小型化、低成本运载火箭。

长征六号火箭以液氧煤油清洁能源作为主动力,立足于中小型卫星、中低轨道发射,除了实施单星发射外,还可进行多星发射、星座的组网和补网发射,并具备适应简易设施发射的能力,可实现7天快速发射。2015年9月,长征六号的首飞同时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十一号火箭是我国首个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能够适应简易场坪固定台架冷发射和机动发射平台冷发射,具备快速发射能力,其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是我国固体运载能力最大、响应最快、通用性最好、使用最便捷的运载火箭。

同时,面向中型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长征七号已于今年6月25日在海南文昌完成首飞。长征七号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无毒、无污染,同时大幅度压缩了火箭推进的燃料成本。此外,长征七号的防雨、抗风能力也超过所有现役火箭,为恶劣环境下保障发射服务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参与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竞争力,为中国航天‘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孙为钢指出。据了解,今年底前首飞的长征五号火箭,将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分别达到14吨和25吨。中国未来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探月工程三期及深空探测的实施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

据了解,在近期发布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长征八号火箭,将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同时,将继续推进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分段式大型固体发动机的研制,为重型运载火箭顺利研发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努力构建新的、更便利的商业发射服务体系,在满足国家任务要求的同时充分挖掘服务空间,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各类商业卫星和星座的部署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发射服务。”孙为钢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