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欧班列的“安全卫士”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佳宁

8月27日18时40分,总第400班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郑州)准时从郑州车务段圃田站出发,向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驶去。

在这条互联互通的国际贸易桥梁上,有这样一群人:每天穿梭于移动的车辆间,把一列列车拆分连接,确保运行安全……他们就是铁路调车员,俗称列车“编程师”。

中欧班列比普通货运列车速度快、路程远,因此,对车体的要求也更高。装车前,所有的车体要经过认真检验,待调车员确定合格之后才准予放行。然而,挑选出不合格的车体并非易事,需要调车员凭着一双“慧眼”在铁轨上来回巡检好几趟。“比如,第9节车体不合格,就要事先把前8节车体拉出去,把第9节拉到另一个道上,再把前8节和剩下的车体连接起来。”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调车员谭贺仁说,如果同时有几节车体不达标,过程更繁琐。车体完成“组装”后,才被调车员送去装货。

在整个调车过程中,调车员们需要扒着车体,半悬空跟车前进,犹如“飞檐走壁”。“观察路况、确认信号,并通过对讲机及时向司机传达启动、停车、连接等信息。”谭贺仁说,“这项工作比较危险,人扒着车体,头顶是几万伏的‘电老虎’,脚下的铁轨是‘地老虎’。刚开始学调车时,难免让人心生胆怯。我们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好人身安全防护”。

因班列发车时间不同,调车工作也要相应调整。如果早上发车,调车工作就要从半夜开始。寒冬里,霜雪湿滑刺骨,调车员几乎抓不稳车体;酷夏时,车体温度超过50℃……每次调车,调车员都要扒行十几公里。

“逢年过节都要值班,哪有时间出去玩!”对于调车员崔建伟来说,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几百公里。在圃田车站当了十几年调车员,掐指一算,他扒在各类货运列车上走过的旅程,竟有十几万公里,足够去10趟欧洲了!

自2013年7月18日开通以来,中欧班列(郑州)迄今已累计开行400班,总货值达18.96亿美元,货重18.01万吨。从运行伊始的每月一班,已发展到如今的“去三回三、每周六班”,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往返均衡常态高频开行的班列。这荣誉的背后,是无数工作者兢兢业业的付出。

8月25日11∶50,天空上的乌云将暑热卷得很远,调车长王鹏却眉头紧锁:列车正前往十一道线装货,暴风雨来势汹汹,前方扒行着的调车员一不注意,就会出问题。

“能见度不足10米,暂停列车。”雨越下越大,水幕似乎将窗外一切东西阻隔住了。接到调度室命令,王鹏立即指挥将车停下。此时,4名调车员全部被困在正在调车的运行车间里。

13∶00,雨势稍弱,王鹏作了一个决定:“火车不能总被困在这里,耽误调车时间,我得去扒车!”说着,他随手找了个塑料袋套在对讲机上,冲出了驾驶室。风雨中,王鹏双手紧紧抓着车体上的栏杆,半个身子斜侧在外,显得有些单薄。只见,他纹丝不动地直视着前方,发出号令:“注意弯度!”“前方注意减速!减速!”……

扒行5公里后,列车终于到达指定位置,王鹏却犹如落汤鸡,浑身上下淌着水。与记者匆忙道别后,他又再次走上了铁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