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盗刷”“血汗钱投入非法集资和传销血本无归”“投资证券期货发现上当受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也大量产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风险。为此,公安机关经侦部门重拳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81.5万起,为国家和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亿元,有效遏制了经济犯罪的高发势头。
经济犯罪形势严峻复杂
当前,我国经济犯罪形势正日益变得严峻复杂,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而且犯罪的复合化、智能化、专业化、国际化趋向明显。目前经济犯罪已侵入住房、就业、环保、教育、养老、医疗、食药品安全等方面,不少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动辄涉及上万人。出现了“泛亚”“e租宝”等一批涉及非法集资重特大案件,涉案金额高,造成损失大;假币犯罪、信用卡诈骗、骗取贷款、金融诈骗犯罪大幅攀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等涉及证券期货犯罪活跃,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多发,利用高科技手段操纵期货市场犯罪初现;税收犯罪突出,部分领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高发,电子产品、服装纺织、毛皮制品等行业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多发,严重扰乱国家税收秩序;投资理财、涉外劳务、房地产中介等领域涉众型犯罪欺诈手段升级,侵害对象多、挽损难度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职业化特点明显。
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经济犯罪涉案总价值已突破万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亿元。
重拳严打各类经济犯罪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坚持常态化打击和专项打击相结合,在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中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始终保持对经济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经济犯罪的持续高发形势。
2011年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对涉税违法犯罪实施规模化精确打击,共破案59117起,挽回经济损失181.3亿余元。会同税务机关,相继破获上海“9·21”虚开案、河北衡水“7·15”虚开骗税案、江苏“9·22”虚开案、上海“3·18”骗税案、湖南湘西“5·18”虚开案、广东“金税2号”和辽宁抚顺“4·23”制售假发票案等一大批重大涉税案件。
2011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连续4年组织开展专项打击,先后发起“亮剑”“打假行动”“网上打假行动”,推动全国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为抓手,集全警之力纵深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持续掀起打击破案强大声势。自2011年至2016年6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假冒伪劣犯罪案件18.3万起,涉案价值1208亿元。
公安部会同相关部门连续6年组织开展全国性专项整治,重点省份持续开展区域性专项打击,集中整治聚集型传销问题突出地区,大力查处网络传销犯罪活动。据统计,2010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共破获传销犯罪案件2.65万起、涉案金额421亿余元。公安部部署打击传销集群战役168起,督办重点案件564起,全部成功告破。
公安部还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全国性专项整治行动4次。6年来,各地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3.13万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65亿余元,先后破获天津股权投资类公司、黑龙江圣瑞、上海中晋、广东邦家、河北黄金佳、“e租宝”、“泛亚”等一大批重点案件。
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重大地下钱庄案件900余起,涉案交易金额逾万亿元人民币。在今年部署开展的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中,已破获重大地下钱庄和洗钱案件15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打掉地下钱庄窝点192个,涉案交易金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
强化预警防患未然
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识假防骗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遏制经济犯罪的治本之策。全国公安机关结合重要节点、重点案件,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解法律常识、征集案件线索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每年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向人民群众讲解常见多发和突出经济犯罪的表现形式、防范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识假防骗能力。
全国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主动搜集研判相关领域的犯罪信息,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突出经济犯罪动向,从源头遏制经济犯罪的发生。
此外,各地经侦部门紧紧围绕公安机关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强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修订完善法律规定和执法规范、健全完善经侦执法运行机制;以进一步细化执法管理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及时纠正执法过错,有效维护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促进了严格规范和公正廉洁执法的落实。全国公安机关先后举办经侦指挥员培训班、业务骨干培训班等数百次,不断提升经侦民警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并利用对外交流研修、比武竞赛等多种措施,切实提升经侦民警的综合素质和侦查办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