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圆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位专家学者畅谈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做好大文章 撑起大安全 实现大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军民融合发展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进入新一轮战略发展期,军民融合会迎来哪些新机遇?又会遇到哪些新问题?解决之道何在?《经济日报》邀请三位专家学者,对军民融合的成绩与经验、障碍与瓶颈、潜力与希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牢记国家利益至上

温故而知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非自今日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广泛,成效越来越显著。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总结的经验?

张嘉国:在我国,真正把军民融合思想发展到高峰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形成了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少军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同时,很大一部分军队改制为建设兵团。可以说,这都是军民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具体来看,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军民融合总体上是“以军为主”,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更是主要出于军事斗争的考虑;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至今。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工业进入以军转民阶段,军工企业逐步经过改革、调整、破产、重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从整个国防工业来看,民品产值占了绝大多数,军品占了小部分。这表明,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国防工业的军民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军民结合是军工企业军品生产与民品生产的结合。而军民融合,则是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所有要素,都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体系中,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

李忠宝:与其他军工产业不同,航天产业军民比例中军品所占比重更重,接近50%,而整个国防工业的军品民品比例大约是20%对80%。这说明,航天产业在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过程中,承担了更重的保障任务。

那么,航天的军民融合探索是如何走来的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少航天军工企业从事民品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生产比较无序,难以形成规模;第二阶段为1991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不少航天军工企业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逐步形成了卫星运用、计算机、汽车零部件等三大主业,但也要看到,这个阶段军民分线,二元结构矛盾非常大,军品民品相互支持的持续关联很难建立;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至今,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在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同时,推动航天发展形成武器、宇航、航天技术应用和航天服务业等四大主业,真正将发展民用产业上升到了战略层面。

李宏伟:新时期推动军民融合,需要继续弘扬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服务国防建设任务的过程中,各军工单位和优势民营单位都将维护国家利益作为第一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艰苦奋斗,不惧困难,按期保质完成了各项军品研制任务,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将面对更多的艰难险阻、更多复杂的挑战,这种价值理念仍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精神动力,需要始终坚持,毫不动摇。

吃“蛋糕”还需真本事

对军民融合而言,《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一大利好。那么,政策红利将会给产业、企业带来哪些全新机遇?要抓住这些机遇,企业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李忠宝:可以预见,随着《意见》不断落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将不断完善,军民两个领域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业内企业也将会迎来更多机遇。

信息化时代,战争的信息系统环境、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能力等都与民用基础设施难以分割。因此,无论军转民还是民参军,企业都将会迎来更多机遇。此外,空间站等航天大型工程实施,也会给新能源、新材料和空间资源探索利用等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李宏伟:《意见》提出的军民融合目标更加细化。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三大体系首次被正式并列提出,这种细化将更利于责任主体确定和工作开展。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将迎来多重利好,其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不断释放。例如,民营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需要提醒的是,民营企业想要真正抓住机遇,关键还在于自身拥有过硬的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意见》也为社会资本参与军工单位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在各大军工集团加快业务板块整合步伐的有利时机下,给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张嘉国:《意见》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能从中获利。业内企业要苦练内功,根据自身特点,发现市场、研究市场,用技术去引导市场,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参与国防建设中,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军工产品的部分缺陷,与其形成了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良好合作。此外,形势大好时,企业也要准确判断市场,准确判断自身,不能“什么挣钱做什么”“什么火做什么”,不搞一哄而上。

理顺定位统一认知

军民融合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但整个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那么,军民深度融合的道路上,有哪些亟需清理的“拦路虎”?

李宏伟:经过我们对一些军工较发达地区的调研,可以发现当前军民融合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现实困难。

第一,军地各领域各部门职能职责、角色定位还没有理顺。《意见》出台以后,还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细化措施。比如,当前各地发改委、国防科工办、科技部门,都在从不同角度开展军民融合工作,但在政策安排、资源统筹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交叉或矛盾,没有最大程度形成合力。

第二,军工企业健全的科研生产体系尚未建立。

第三,军民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健全。知识产权界定和划分还需进一步梳理,保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分类不准、保密过度和解密不及时等问题已影响到了军民间的互动和转化。

张嘉国:我认为,主要难点还是在思想认识的统一上。军民融合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应从整个战略全局来考量,而不应将其仅仅局限在国防工业上。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着非常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这有助于国防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军工企业要放下身段、敞开大门,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军民融合是解决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问题,在认识上要高度统一。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要有秩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坚决不能一哄而上,搞乱市场。

李忠宝:军品民品如何平衡发展、优秀人才如何合理分配,这是军民融合发展面临的大问题。应该通过“技术共生、资源共享”,通过构建更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下定决心促真融合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等六大体系,实现基础领域、产业领域等八大领域的统筹发展,这些目标要如何实现?

张嘉国:军民融合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深刻而长期的变革和创新,必须从战略上找准突破口,一步步推进。因此,要制定总体规划、完整体系,形成既具有区域特点,又能互相支持的发展格局。

以军工企业同院校合作为例,当前,很多军工企业自发地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但实际上这种合作仍是两个体系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真正的融合。要真正实现二者间的融合,需要建立一种协同创新体系,把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总之,只有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才能撑起国家的大安全,实现国家的大发展。

李宏伟:六大体系、八大领域涉及军工产业和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要选准突破口,做到统筹协调精细化,部门分工精准化,制度落实高效化,彻底解决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散融合”“乱融合”“假融合”问题。要加快建立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健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快制定政策制度体系,特别是在军民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政策方面,这关系到能否建立有效激励问题;加强分工协作,做好各部门间的分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李忠宝:军民融合过程中,要把握三个关键。第一,要让技术部门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用先进技术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第二,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社会资源统筹利用能力,从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吸纳社会资金、社会力量的参与。第三,培养企业家精神。做军品主要是任务主导性,关注的是产品质量和进度,但做民品讲求的是市场主导和效益性。要在军工体系中培育企业家思想,推动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创新核心还是人才创新。要把军民融合根植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中。降低门槛,不要因为科研资质、保密等问题限制融合。比如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在软件、电子器件等诸多方面很有特色,应该将其纳入军民融合的体系中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