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卫计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6-2017年度的重点任务》,提出今年内105种大医院慢性病常用药将下放至社区,今年起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将上浮20%。
分级诊疗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但现实中在个别地方却遭遇基层落实难,有的医院出现人为设置“权利转诊”、外请“开飞刀”、双向转诊变单向输送等问题。相关问题的出现,表明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转诊流程亟需规范、基层首诊尚未真正落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此番为推进分级诊疗开出的“药方”效果值得期待。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看病难”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医疗供给不足所致。但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供给结构不合理逐渐成为关键因素,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加重了“看病难”问题。如何让病人向基层下沉,实现不同级别医院有效分工,建立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就医新秩序,就成为改革重点。
要想将改革落实到位,就要打破财政、医保、物价等制度层面的壁垒。一方面,尽快实现政策层面调整,加大分级报销之间的等级差异,让基层诊疗更具报销比例上的优势。患者若去基层医院看病,医保起付标准比大医院低,报销比例则比大医院高;另一方面,要打通各级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还要给转诊患者提供各种便利。如从社区医院转诊到大医院的患者,无须排队挂号便可直接就诊,这对于患者选择社区首诊无疑具有激励作用。当然,在运用医保经济杠杆的同时,还需规范转诊流程,制定转诊指导目录,避免出现人为设置的转诊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