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安顺市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释权赋能促村强民富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上午10点多,烈日当头,张贵方头戴草帽在辣椒地里干活,除草、培土,丝毫不敢马虎。“辣椒长得好,年终收益就能多一点。”

常年在外务工的张贵方,今年回到村里,把承包的2.5亩土地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种植蔬菜。除了在地里干活每天有70元的工资外,年终还能根据收益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

张贵方所在的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两年前还是省级二类贫困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养家,老人和妇女则依靠传统农业勉强度日。

长期以来,由于产权不明晰、资源无法流动等原因,农民手中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脱贫致富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塘约村探索出“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模式,引导全村780多户农民把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短短两年多就实现由“空壳村”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嬗变。

近两年来,安顺市从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入手,通过对农村各类产权进行确权、赋权、易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了农村资源资金资产,推动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810元增长到2015年的7402元,贫困发生率较“十一五”末下降16.9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安顺市共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24.76万亩;集体林地勘界面积525.8万亩,确权率95.2%;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14397宗,发证率99.5%;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3987宗,面积1336.17万亩,发证率100%;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143027宗,面积2.5万亩,发证率89.41%;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3458宗,发证率90.57%。

“确权等于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也为产权流转奠定了重要基础。”安顺市委副书记胡吉宏告诉记者。

在确权的基础上,安顺市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受益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利,同时对确权后的各类产权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赋予权利证书持有人在产权期限内按规定用途依法处置的权利,并配套相关政策措施予以保障。

2014年7月,安顺市普定县思源农业生态园获得贵州省第一本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并通过抵押成功融资900万元,为其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为了推动资产流动,安顺市以县为重点,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和交易平台,组建了农村土地仲裁机构,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引导农村产权依法、有偿、自愿和规范交易。目前,安顺市6个县(区)均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交易120笔,交易金额9230万元。

同时,安顺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和可经营性资产投入到公司或合作社,转变为村集体和村民持有股金。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技术、资金等入股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按股份获得收益;将财政定向投入的发展类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村民持有的资本金,以入股形式投入到经营主体,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目前,该市共有8.9万农民成为了企业股东,入股农民人均增收1260元。

通过“三权”促“三变”改革,安顺市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实现了“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农村产业强起来、美丽乡村热起来”。

据安顺市市长曾永涛介绍,目前该市共有3.15万亩集体土地、5.61万亩集体林地、300余处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通过股权收益,2015年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03亿元,村集体经济积累在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135个,预计无集体积累的“空壳村”今年将全部消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