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浮桥都在傍晚五点后进行,红军渡河后,要在次日凌晨六点半前把浮桥拆除,傍晚五点后又要重新架桥。8.6万余人通过浮桥、摆渡、浅滩涉水等方式,全部渡过了于都河,开始长征
长征,是一个光耀千秋的英雄壮举;长征是一首惊心动魄的远征史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来到长征源头江西省于都县,回望历史,探寻初心。
坐落在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翠柳青青,园内主题雕塑和纪念碑雄伟挺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一条“飞舞的红飘带”,从主题雕塑来到集结广场。沿途,一块大理石砌成的书卷上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关于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的内容:1934年10月16日,各部队在雩都(后来改名叫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穿过纪念广场,驻足长征第一渡渡口,刻有“长征渡口”的石碑屹立于于都河畔,静静地守望着于都河。
离开长征渡口继续前行,一块刻有“长征源”三个大字的石碑,背面镌刻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字样。绕过石碑,拾阶而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跃入眼帘。
一进大门,抬眼就看到右边墙壁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前方,一幅长达25米的大型浮雕墙,生动展现了当年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长征、于都儿女送别红军以及红军胜利完成长征的情景。
纪念馆的二楼是中心展区。陈列按红军在中央苏区的活动轨迹编排,分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永远的长征五部分。文字、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手法,在声、光、电的配合下,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集结于都出发长征的历史。
因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陷入困境,中央最高“三人团”开始了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长征为什么选择在于都出发?”面对游客的频频发问,讲解员钟敏介绍:“因为于都是丘陵地带,便于大部队的隐蔽休整。同时于都在当时不是五次围剿的主要战场,相对来说物资人员更充足,便于补充。另外,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9月中旬来到于都,进行了军事调查,并向周恩来发去了电报,为中革军委下定决心到于都来集结、休整、出发提供了军事情报。”
当年,红军渡河的八个渡口没有一座桥梁,河面最宽的五六百米,水流湍急,8.6万余红军是如何跨过了天险?答案是,架设浮桥。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当时于都河面上的民船全部都停运,共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于都沿河两岸的百姓也把家中所有可用来搭设浮桥的木材都贡献了出来。
进入夜渡于都河展厅,当年搭浮桥、摆渡船,母送子、妻送郎的情景重现眼前。一位老大爷扶着一块寿木正与河边的红军对话,这组雕塑反映的正是当年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用于红军搭设浮桥。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据史料记载,架设浮桥都在傍晚五点后进行,红军渡河后,要在次日凌晨六点半前把浮桥拆除,傍晚五点后又要重新架桥,如此重复至1934年10月20日,8.6万余人通过浮桥、摆渡、浅滩涉水等方式,全部渡过了于都河,开始长征。
参观纪念馆,使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共产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新未来,我们只有坚持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才能完成“两个一百年”的新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