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杨传杰是安徽省地税局副调研员、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他4次进驻3个偏远贫困村当“村官”,一干就是10年。2004年,第一次下派到安庆市岳西县木冲村,消化村级债务430多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2010年,杨传杰第二次下派到亳州市涡阳县小辛村。选派结束时,467户村民集体摁下红手印挽留他,他又在该村干了一届。2014年,杨传杰第四次下派到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任第一书记。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杨传杰4次进驻3个偏远贫困村,一干就是10年,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2004年,杨传杰从安徽省地税局第一次下派到安庆市岳西县木冲村。他消化村级债务430多万元,建立“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多万元。2010年,杨传杰第二次下派到亳州市涡阳县小辛村。选派结束时,467户村民集体摁下红手印挽留他。杨传杰克服困难,又在该村干了一届,引进3家企业落户,使3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并实现组组通水泥路。2014年,杨传杰第四次下派到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任第一书记。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异地搬迁,修水泥路9.8公里,实现275人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由0元增加到10万多元。
8月7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太湖县九龙村采访。在去查曹组的路上,无论大人小孩,提起杨传杰都会竖起大拇指。这里过去一直不通路,村民进出只能靠走,买卖只能靠驮。2015年,杨传杰争取到50万元,修通了当地2公里的水泥路。站在平整的水泥路上,村民毕传甲连连赞叹:“要不是杨书记,我们这条路就修不通。我们以前到公路边要走2个小时,想卖点东西换点钱都很难。”
杨传杰来九龙村后,曾把自己的房子和车作为“抵押”,给村民打欠条,先把村里的民生工程做起来。九龙河堤坝硬化需要资金56万元,县里只能解决20万元,剩余的资金一时无处筹措,村里不敢拍板,村民不敢开工。杨传杰一拍胸脯:“我来打欠条,你们先干,干好后没资金,就拿走我的车子和房子。”
面对记者,杨传杰说:“当时,我心里是有底的。我坚信,只要真干事,组织是不会让我拿钱来抵债的。”杨传杰为九龙河治理一共打了30多万元的欠条,后来,安徽省地税局一次性解决了36万元。九龙河的治理很及时,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该村作为县主要通道之一,立下了很大功劳。村民曹宏说:“九龙河要是没有做水泥坝,我们村的100多亩良田和20多户人家会被淹没,还会给县里的抗洪救灾带来巨大压力。”
除了在实际工作中给百姓做榜样、立标杆,杨传杰还善于扭转全村干群的思想观念。养殖大户韦大建的养鸡场位于九龙村探水组一座小山的半山腰,如今,年出栏肉鸡30万只,年收入近500万元。3年前,韦大建就想养殖肉鸡,但苦于既无场地又缺乏资金。一方面,韦大建想干事缺钱;一方面,杨传杰和其他村干部想带领群众致富。但要来的项目不能集中到个别人身上。杨传杰就一边做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告诉大家,扶贫工作要先扶有想法的带头人,走出一条路子后,再传授给其他人;一边及时与韦大建沟通,反复评价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
养鸡场前期要投入30多万元,杨传杰想办法帮助韦大建贷款10多万元。鸡场建成后,韦大建赚到“人生第一桶金”,还带动10余户贫困户脱贫。村里像韦大建这样的产业大户已近10户,带动贫困人口300余人。现在,村里不仅建成了高标准中药材基地,还顺利签约1000亩的红米基地。
杨传杰在村里是一把手,说话算话,但家里的事无法顾及。“儿子上小学后,我就一直下派在农村。现在儿子大二了,我还在农村。一路走来,对家人的愧疚之心油然而生。”这是夜深人静时,杨传杰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2004年下派以来,杨传杰的心一直在农村。
“2010年,省里开展选派工作时,领导考虑到杨传杰妻子工作忙、孩子又小,本没打算再派他下去。”安徽省地税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言说,没想到,杨传杰主动提出申请,列举了许多“必须派他下去”的理由,来到了小辛村。下派小辛村满两年后,村民舍不得杨传杰走,他又毫不犹豫地留下来,再干一届。
谁也没有想到,2014年,已是副处级调研员的杨传杰再次提出选派申请。到今年,杨传杰已经扎根农村十年。十年磨一剑,只为斩穷根。杨传杰说:“农村,是大有可为的人生舞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广阔天地;农民,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坚强脊梁。有机会,我愿意继续为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