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庭中有树 村在林中
——山东淄川立足镇情村俗建设宜居家园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闫盛霆
图为山东淄川区牛记庵村。近年来,淄川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美化了乡村环境,留住了乡村记忆。
闫盛霆摄

虽是盛夏,但置身于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梦泉村的层层绿荫中,感受到的却是阵阵清凉。潺潺细流,从青石铺就的街巷上流过;片片青苔,点缀在石屋的墙壁上。在外闯荡了20多年的村民李兴斌,自幼喜爱画画,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坐在街巷一隅,用画笔记下这浓浓的乡愁:“家中有树,村在林中,人在画中,跟小时候的情景一个样。”

留住美景更要留住乡愁。近年来,淄川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在村庄规划中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将山区村居修旧如旧,展现原始生活风貌;近郊村居,在改造提提升的同时,留出最能体现风貌的一段建起民俗馆,在美化了乡村环境的同时,留住乡村记忆。目前,全区拥有中国传统村落2个,山东传统村落28个,总数名列山东各区县首位。“全国美丽乡村”“山东省宜居村镇”等殊荣也花落淄川。仅每年前来淄川区写生、摄影的院校学生就达30多万人,峨庄、五股泉等天然美景,已成美术写生的必选之处。

与此同时,该区还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乡村净化、亮化、美化、硬化、绿化“五化”工程,并探索出“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村村配备垃圾桶、保洁员,全部纳入统一管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梦泉村是淄川区最南部的一个小村落,这里不仅有明末清初的古朴石屋石街,更有齐长城遗迹、劈山、孙膑梦泉传说等文化遗存。尤其是家家有树木,山上种满林木,使村庄犹如隐藏在森林中。村党支部书记李兴贵告诉记者:“种树如种德,敬树如敬神,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念已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为,使得梦泉村成为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走进位于梓橦山下的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双杨镇藏梓村,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栽满了各类花木果树;整洁宽敞的道路,绿树环绕成荫;容纳千人的文化广场,人们载歌载舞。很难想象,十多年前作为“江北瓷都”,这里以生产工业陶瓷为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烟筒林立,粉尘肆虐,让人悔之不及。“经过彻底治理,现在这里已脱胎换骨,变得温馨宜居。”双杨镇党委书记李庭介绍说。近年来,该镇在藏梓、月庄、赵瓦、杨兰、凤凰、白沙等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惠及了3853户,11347名群众。或接轨城镇新生活,或发展乡村旅游业,6个村连点成线串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带。

淄川区西河镇东庄村,早在1998年就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如今,这里山顶绿树戴帽、山腰林果缠绕、山底花草环抱,绵延数十里的林木像一道绿色画廊。“我们村都是石头房,青石到顶、古色古香、冬暖夏凉,把闲置的老房子一改造,很受城里人欢迎。”村党支部书记韩吉强说,目前已经有10多户百姓的闲置房屋,开始接待城里游客住宿。

一路走来,满目葱绿,淄川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如一幅秀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我们因镇因村制宜,立足镇情村俗,建设宜居幸福新家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获得感。”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