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今年第4号强台风“妮妲”8月2日凌晨3时35分正面登陆深圳大鹏半岛沿海地区,最大风力高达14级。这是深圳建市以来正面登陆的最强台风。然而,“妮妲”并未给深圳带来重大灾情,防风防汛形势总体较为平稳。“妮妲”走后,深圳坊间即流传着这样一条段子:这是有史以来最善解人意的一个台风:领导满意(无重大损失无人员伤亡)、老百姓受惠(“四停”在家休息)、最好的防暑降温……
深圳此次之所以能平稳防御“妮妲”,关键在于当地防患于未然,做到了提前预警、防御到位,在城市管理、城市动员、服务群众、市民觉悟等细节上措施得当。
提前发布预警信号,明确预警指令。在7月30日17时“妮妲”生成之后,深圳就密切关注“妮妲”走向,19时首先发布台风白色预警,31日18时升级为蓝色预警,8月1日12时30分升级为黄色预警,17时升级为红色预警,随后发布《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全市实行“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在不断发布预警信号的同时,明确指示公众应当采取何种防御措施。
广泛应用各类通讯渠道,全方位推送台风实时消息。自台风预警信号生成后,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短信、公共场所播报等各类渠道不断循环播放台风实时消息,提醒每位市民重视并提前做好防风准备。
提前公布交通运行方案,给公众充分时间调整出行安排。8月1日上午,广铁通过火车站公告、12306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布铁路停运信息,让所有出行乘客有充分时间调整出行计划,最大限度避免因车辆停运、晚点等导致大量人员滞留,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此外,机场、地铁、巴士等各类交通运营部门都提前将台风过境期间的运行情况广泛通报,保障广大群众出行安全。
及时排查各类积水隐患。在台风来临前,针对水库、河道、低洼易涝点等地进行水患安全排查。特别是在各处停车场和地铁站口,提前进行水患排查,及时部署工作人员搬运、堆放防汛沙袋,以防雨势过大造成浸水。
开放学校、体育馆等各类场地作为紧急避险场所,并公布了各场所详细地址、可容纳人数、联系人以及值班电话等相关信息,以便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最近距离找到避难处躲避灾害,而且各避难场所还准备好了包括饮用水、面包、酸奶、棉被等各类物资,以确保前往避灾的群众能吃饱穿暖。
及时疏导危险区域人群,劝阻出街人员外出。通过组织现役官兵、集结各类应急抢险队伍及减灾救灾联合会、灾害社工志愿者服务队协助,转移危险地区人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市各街道办事处还专门针对菜市场等出街人员进行提前预警,劝阻其在台风期间外出,避免“要财不要命”的人员出现。
对于自然灾害,人类或许难以阻止,但在灾难来临前,各方通力合作,采取各种措施,将防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位,就能够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伤害。正如深圳防御强台风“妮妲”一样,由于前期预警及防御工作及时到位,最终换来台风过境时的百姓安稳。因此,面对灾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政府部门必须加强预测预警预报,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