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50年我国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
服务“夕阳” 收获朝阳
本报记者 薛志伟

在近日举行的“2016海峡两岸老龄产业博览会”上,业内专家表示,老龄化社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其趋势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而养老问题则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养老服务前景广阔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玉韶认为,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产业需求大而且政策好。目前,老年群体存在“三需并存”的状况,低龄的“旺需”、高龄的“刚需”和群体庞大的“普需”,使得整个老龄产业链相对较长,关联的产业也较多,老龄健康、老龄文化、老龄宜居和老龄金融四大老龄服务产业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中国老龄产业“普需”群体庞大,2015年中国有2.2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潜在需求巨大;“旺需”群体比重最高,目前60至70周岁的低龄老人占55%;其中60至65周岁的老年人达7814万,占35%,他们具有旺盛的养老需求和较强的消费能力;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刚需”群体日益壮大,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2400万;此外还有失能老人近4000万,患慢性病老人近1.5亿,都也属于巨大的“刚需”群体。

霓虹堂养老集团董事长、厦门大学教授陈茗认为,从现在开始的十几二十年间,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将出现比较大的产业机会,再加上供给层面改善,养老服务业值得期待。“据国家社科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2015年中国老年市场规模达1.87万亿元,其中养老产业规模达4900亿元;到2050年中国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养老产业规模将达21.95万亿元,预计老年市场和养老产业分别将以9.74%和11.48%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陈茗说。

产业基础仍显薄弱

吴玉韶说,养老产业遇到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总体来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存在着总量不足、研发不够、结构失衡、监管缺失、人才匮乏等问题。陈茗也指出,由于老龄化率还不是很高,再加上老年人口的多样性,给老年市场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也带来了风险。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表示,目前养老产业医养结合的无缝对接存在医养体制分割壁垒问题、照护产业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

“目前我国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达4000万,至少需要1000万护理人员。但我国一线照护者只有60万人左右,其中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只占10%,且以40岁到60岁年龄段的人为主。”乌丹星说。

寸草春晖养老机构董事长王小龙也指出了目前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他说:“长期以来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是养老资源的最主要供给方,家庭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但现在家庭结构的少子化、空巢化制约了家庭成为养老的核心支柱,家庭养老的资源变少了。”王小龙认为,中国传统社区养老模式对政府、市场、家庭3个主要支柱统筹的弱化,造成社区资源浪费严重、效能运转低下,无法实现有效率的社区养老。另外,认识偏差也导致社区养老发展滞后。“近年来,国家投入了不少资源完善社区养老配套功能建设,尤其是日间照料中心,但收效甚微。大部分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艰难,多数社区养老还停留在老年人‘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状态。”王小龙说。

吴玉韶也表示,现在一些公共政策缺乏家庭视角和家庭理念,在支持性和保障性政策上大多以个人为主要对象,而在限制性或约束性政策上又强调以家庭为主要对象,有的政策甚至是削弱家庭功能的,这就使家庭反而成了儿童、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获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障碍。

多方合力破解难题

吴玉韶提出,养老产业要真正成为朝阳产业,成为服务业新亮点、经济发展新引擎,需要政府、市场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发挥协同作用,各就其位,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一方面,养老产业须靠政府扶持,因为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等特点。国际经验也表明,养老产业是社会福利体制形成的副产品,不可能完全由市场驱动。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现阶段要实现精准扶持,精准界定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组织;另一方面,市场要发挥主体作用。老年群体是个差异性很强的群体,个体差异很大,老龄产业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局面并存,需要市场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吴玉韶说。

乌丹星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设立新的“老年事务部”统筹管理,彻底解决“人人都管、人人都不管”的局面。针对人才队伍匮乏问题,要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多方参与的融合性服务团队,除了医生、护士和护理人员以外,管理人员、药剂师、营养师、心理康复师和社工都是照护体系最核心的人员,要把医疗人才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其他的则通过护士助理和社工志愿者等来构建一个长期照护的体系。

此外,吴玉韶还表示应正确处理居家社区和机构的关系。中国特色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家庭养老永远都不会过时,家庭是养老的第一居所,家庭养老服务是最重要的养老服务,特别是家庭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亲情关爱等是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同时,增强家庭成员的养老能力,修复和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台湾“中华老年服务产业协会”理事长张华正则提出,养老配套设施要完善功能要齐全、要有专业的管理队伍、饮食要合于当地、交通要便捷、收费要合理以及要会说方言等六点对养老服务产业建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