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剧该有职业范
□ 林紫晓

不职业的职业剧不仅不能解观众的渴,反而弄巧成拙成烂剧

“最近看没看《翻译官》?讲的就是你们外交领域的故事,还是两个当红明星演的。”我问一位外交官朋友。

果然,他投来鄙夷的眼神,“不看,辣眼睛!别把里面的剧情当真。”确实,连我这个外行人都能看出剧中不少漏洞,老套的情节设置、模式化的表演,完全没有代入感。

除了《翻译官》之外,近期还有《好先生》《女不强大天不容》等作品聚焦特定的职业人士。《好先生》中孙红雷扮演一位米其林三星厨师,《女不强大天不容》则深度刻画了媒体记者群,观众对它们有认同也有吐槽。

职业剧不“职业”是我国此类剧种的老问题了。目前,我国的职业剧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作品数量不少,但质量良莠不齐,涉及的职业也一般集中在教育、医疗、法律等领域。其中,不乏《黑洞》《重案六组》《刑警本色》等经典作品,在播出的时候都引起过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不过,不少职业剧不仅脱离某一特定职业本身,甚至脱离职场的一般规则,剧情上往往落入“霸道总裁和灰姑娘”之类的窠臼。观众选择看职业剧不仅是为了看帅哥美女如何曲折的浪漫爱情,更多的是带着对特定职业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好奇和探索的预期。因此,不职业的职业剧不仅不能解观众的渴,反而弄巧成拙成烂剧。

如何让职业剧更有职业范儿是电视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制作精良的美剧为例,描写白宫政治斗争的《纸牌屋》,在撰写剧本时就请来曾为希拉里·克林顿等多名政客担任助理的鲍尔·威利蒙做顾问。《豪斯医生》中的疑难杂症,都是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真实案例。正是这种探究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编剧写出来的职业剧才有足够职业范儿。

反观国内的职业剧,不少职业剧的制作也有其他国产电视剧急功近利、一味求快的通病。著名编剧六六曾坦言,“现在肯花一年两时间体验生活、打磨剧本的年轻演员和年轻编剧越来越少了,出品的都是快餐。”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编剧本身缺乏相关职业的从业经历,如果不去小心求证,不仅导致相关职业知识硬伤太多,更重要的是无法真实地表现人物角色作为特定职业的生活状态,这样的职业剧只能让观众啼笑皆非。职业设定本来可以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的内在动力,但一旦编剧无法把握职业的核心要素,再华丽的职业也只能是一个空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