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有根本区别。首先,逻辑起点不同。供给学派兴起的基本背景是西方国家深陷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潭。凯恩斯主义失效,由此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大行其道。而中国当前并不存在“滞胀”,经济增速虽有放缓但仍处在中高速区间,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发展实践的理论创新,逻辑起点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次,面对问题不同。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的失业、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病症,当前中国面对的是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侧调整跟不上需求侧变化,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多,中高端供给不足。第三,政策定位不同。西方供给学派解决滞胀问题,给出的药方是私有化、减税、紧缩货币等。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要丰富得多,我们推进国企改革,目的是要提高企业效率;提出的“降成本”,与供给学派的“减税”也不同。我们没有出现通胀,也没有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