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血铸就防御坚盾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本报记者 姜天骄
陈德明(右一)与团队成员进行某任务弹道定轨预报分析(资料照片)。李玉建摄 (新华社发)

面对世界强国云谲波诡的军事较量,我们的国家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防御坚盾?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曾郑重提出反导防御问题,此后,一代代科研人员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为了垒起大国博弈的砝码、为了筑起国家安全的盾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半个世纪以后,在祖国西北广袤的荒漠戈壁上,随着轰天巨响震彻夜空,中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反导试验靶场副总设计师陈德明激动地从座位上跳起来,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这一刻,一个国防科技工作者最初的梦想和最后的坚持就如同这灿烂而炙热的火光,在无限辽阔的天空中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轨迹。

只有荒凉的大漠 没有荒芜的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驰神往的地方,或许是影片中美不胜收的画面,或许是梦境中摇曳多姿的风景……而在青年学生陈德明的心中,也有一片美丽而神圣的热土,让他每每想到就会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当时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的陈德明早就听说,在祖国西北大漠深处,有一支英雄的部队,那里曾经发射过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那是老一辈科研人精神的故乡,也是中国导弹武器事业未来的希望。

毕业那年,带着对导弹武器事业的无限热情,陈德明携笔从戎,奔向茫茫大漠。一列绿皮火车,载着他和几捆书、简单的行囊还有导弹腾飞的梦想。

绵延500公里,没有笔直的孤烟,只有刮不完的风,望不尽的沙。“这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面对同行战友自我解嘲般地评论,陈德明的内心却在狂喜:“这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地方,这一定会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沃土!”

沙漠,的确是一个消磨人类斗志和勇气的地方。让很多人绝望的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当时各项科研设施相对落后的工作环境。面对那仅有的一台老旧电脑,陈德明的心里凉了半截。更让他无所适从的是,第一次参加任务,面对陌生的“任务窗口”,他能找到的唯一参考资料,竟然是一篇掉了好几页的论文。

“正是因为要摆脱这种落后的局面,我们才会来到这里。”每当绝望无助的时候,看一看荒漠中倔强的胡杨和用力生长的骆驼刺,陈德明仿佛又找到了初心和前进的动力。

大漠荒凉,但是人生不能荒芜!什么时候能拿出像样的科研成果为祖国导弹武器事业助力?这个信念就像一团烈火在胸膛燃烧,让他在荒漠戈壁的每一天内心都充满虔诚和力量。

只有国家的事业 没有个人的得失

反导,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对抗。

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支撑,中国的“反导”之路走得艰难而坎坷。本世纪初,国家正式启动反导项目,并把西北某基地当作首个反导试验靶场,陈德明受聘为项目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实验技术。

近千个日日夜夜,陈德明带领团队以超乎寻常的效率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了多目标实时识别、精密定轨预报、试验结果快速分析评估等多项核心技术。

一次次成功的背后是何等的喜悦,这种成就感足以让陈德明忘记那些辛酸而艰难的日日夜夜:他的闹钟始终定在晚上11点半,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该回家了,但闹钟往往成了摆设,总吵不动他;他曾为了一次评审会把怀孕期间生病住院的妻子“晾”在病房里整整一天;他曾因为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被接受而不顾自己的形象跟人“吵架”……

记忆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战友,那台自己省吃俭用了两年时间买回来的“486”电脑。那段时间,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刻也不舍得离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常常捧着一碗泡面如饥似渴地欣赏着导弹在各种条件下飞行的轨迹。

虽然身在大漠靶场,他的眼光却始终瞄准未来战场:“战争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问题。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撒手锏’武器。”

能战方能止战。为让这些导弹武器装备部队后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陈德明又将目光投向靶场试验鉴定工作。

由于时间非常紧迫、试验经费有限,必须用4发试验弹在只有导弹最大射程三分之二的靶场定型试验。当时,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9次成功试验。

靶场射程不足,试验弹数量又少,这在许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可以试一试!”当时只有30岁的陈德明目光里闪烁的坚毅和自信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专家:“那就让他试一试!”

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之间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陈德明终于利用特殊的射击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评估方法,准确评定了导弹命中精度指标。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量。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最大射程的靶场。该型导弹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大量的射击偏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导弹射击精度与当初陈德明的估算结果高度吻合。导弹使用方的一位老专家感叹道:“你们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只有向前再走一步的突破 没有可以终止的定论

科研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那些枯燥的数字、冰冷的模型在陈德明的眼里都是富有生命的:“就像上帝不想让你知道一件事情,故意把它隐藏起来,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真相,在不断接近的过程中,那种内心的狂喜令人着迷,也令人敬畏。”

陈德明有一种习惯,与其说是习惯不如说是他独特的思维方式。面对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他总喜欢追问,就应该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可不可以是另外一种模样?

陈德明认为,搞科研就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质疑陈规、质疑权威、甚至质疑自己……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就对一些实验数据不能被有效利用而“耿耿于怀”,“我始终有一个直觉,这件事情不应该就是这样,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30年后,这一当时把陈德明“折磨”得几近崩溃的难题终于在他所研究的领域被破解,“这种感觉特别过瘾!”陈德明说。

“创新,有时候就是一个让你心里发热的念头。只要你经年累月的坚持,总会柳暗花明。”多年来,陈德明早已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如果不去突破,也可以找到很多借口,譬如技术水平就是这样、业界专家已经定论……可是总有一个声音、一种信念推动着他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

就是这颗让他心里发热的火种,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导弹武器试验发展的漫漫征途:针对导弹武器试验靶场测量数据实时利用率低的问题,他创造性研究提出了基于独立测元的自由融合技术,为充分使用靶场实时测量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为适应反导作战需求,他几年前就开始研究群目标定轨预报技术,为解决战略导弹群目标的定轨预报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陈德明说,“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水平与世界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我相信,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所以,作为奋战在国防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坚定执著,永不放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