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运城盐湖区:
德孝文化润人心
本报记者 刘存瑞 梁 婧
左上图 盐湖区垣峪村村民在劝诫亭休闲锻炼。 本报记者 刘存瑞摄

右上图 盐湖区白家庄村图书室坐满前来看书的村民。 本报记者 梁 婧摄

下图 德孝文化苑的老人们喜笑颜开。 本报记者 梁 婧摄

德孝作业、道德楷模、随处可见的德孝文艺作品……走进山西运城市盐湖区,立即就会被浓厚的德孝文化包围。在这里,德孝文化被实化为点点滴滴的小事,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2010年以来,盐湖区委、区政府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以全民参与、知行合一、久久为功为特征的德孝文化传承实践活动,让德孝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释放出巨大正能量。

“这里是我第二个家”

“共产党对咱好,咱就要好好干。”这是《经济日报》记者在盐湖区解州镇西元村采访村支书张四有时,他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张四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谁家子女不孝顺,企业拖欠工资,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涉及到俺村人的利益,他都当成自己的事儿办,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我们这些困难老人。”今年77岁的介心安说起张四有,满脸感激。

“我是靠奶奶养大的,过去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没少受邻里恩惠。”张四有当过苦力,做过泥瓦工,后来靠养鱼发家致富。腰包鼓起来的张四有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享受,而是急村里老人所急。2012年5月,张四有在村委大院建起了老年活动室、休息室以及餐厅。现在,每天中午来村委大院活动的老人们都能吃到张四有自掏腰包提供的免费午餐。为方便老年人出行,他又贴钱为村里200多名老人办理了老年证。每逢春节,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得到由张四有送上的60元慰问金,被子、毛毯等慰问品也少不了。

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盐湖随处可见。记者走进盐湖区雷家坡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刚吃完早饭,有的下棋、有的练字,还有的在唠家常。“照料中心现在成了我们的一块福地,来这里不光一日三餐有了着落,家里娃们的手脚也解放了。现在大家吃饭后很少回家,在这里耍耍,美着哩!”85岁的申存玉是这里的常客,她觉得“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雷家坡村村支部书记杨启刚介绍,村里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于2012年8月筹建,9月3日开始试运营,已入住32位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现在,这里被称为“雷家坡德孝文化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只是这里的一部分,农家书屋、文艺宣传队伍、德孝大讲堂、志愿者服务队等也是这里的服务资源。

“六年来,‘一堂课、一张牌、一张网、一顿饭、一面墙、一台戏、一朵花、一警钟、一代人’的德孝文化践行模式已经完全融入了盐湖区人民的生活中。”盐湖区委书记王志峰介绍,目前154个村建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区里每年给每个照料中心补贴2万元,现在入住的5000多名7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只要交100元左右就够了。152个村建起德孝大讲堂、农家书屋、德孝文化墙、志愿者服务队,覆盖率超过50%。区、乡、村评比表彰道德模范、孝顺媳妇等先进个人2000多名,德政单位、幸福村庄等先进集体500多个。

干部的德孝储值卡

盐湖区张良村因“汉初三杰”之一的著名谋士张良驻军此地而得名。这个拥有3700人的陶村镇第一大村,是当地有名的“红薯村”“粉条村”。近年来,因传统农业和加工业走向衰落,村里不但集体经济薄弱,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有时一年到头连个像样的党员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都开不起来。“那段时间村风很不好,家庭纠纷、打架斗殴的事情常有,上面有领导下来也会绕着张良走,因为上访的人太多;村子里的环境很差,晴天是‘洋灰路’、雨天是‘水泥路’。”村民王俊芳回忆说。

“人心散、环境差、大人坏小孩子哈(方言,不好的意思)”,让张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张良不良”。现任村支书王军说起以前的张良村也很是尴尬,在他之前,张良村共进行过9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有7任村委会主任是被告下去的。“张良谁干都不行”成了当时村民们的共识。

“改变村风村貌的第一要务是弘扬德孝文化。”王军一上任就定了主题思想。他带头捐钱修建老年人食堂,“要照顾好村里的老人,让外出打工的子女安心工作”。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头下,村民争相出钱出力,很快就建起了“众义”厨房、“聚德”餐厅。在扩建村里供老年人活动的文化广场时,为节省资金,村里只请大工,小工由村干部轮流当。村里还开展“妈妈,我来为您洗脚”等活动,并组织老年人出门游玩。没多久,村里就形成了浓厚的敬老爱老风气,村风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张良不良”成了如今的“德孝张良”。

在运城盐湖区采访时,一张小卡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红色封面上印着“践行德孝文化,建设幸福盐湖——德孝储值卡”字样,上面注明了持有者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附页上密密麻麻印着很多加分和减分项目,包括了德政和孝行两个方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很多行为都作了要求。王志峰告诉记者,这个小卡片在盐湖区各个机关单位人手一张,“德孝储值卡”不但关系着所有党员和股级以上干部在本单位的德孝排名,还关系着党员干部日常的考核任用、评先评优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这是张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针对机关干部德政孝行评分的“储值卡”。

一张小小的“德孝储值卡”折射出盐湖区在德孝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成果,王志峰介绍说,从该区实行德孝文化进机关活动以来,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明显提高,党员干部成了德孝楷模、行孝榜样,干群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近年来,盐湖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均达到100%。自德孝文化“七进七创”以来,农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村风民风明显好转,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好村官比比皆是。自2011年换届以来,盐湖区314个村共承诺为民办实事7980余件,实际完成7700多件,4名村干部因未能兑现承诺而主动辞职,新当选者也大多是村里公认的“能人加孝子”。

“运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90处国保单位,以德孝文化、关公文化、善文化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运城市委书记王宇燕说,弘扬千古德孝文化、加快运城文化旅游名市建设,既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人心就是生产力

“有德不可敌、大孝行天下”,写在盐湖区工业园凯盛肥业公司门口的这句标语异常醒目。“人品决定产品、产品检验人品,只有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良心产品。”公司董事长王开成说,成立于1998年的凯盛肥业,始终把做良心企业、良心产品放在公司发展首位,努力践行德孝文化,在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更培养出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与此同时,凯盛公司连续10年开展了运城市残疾人千家万户达小康凯盛项目、捐资举办德孝文化节项目。“凯盛为社会做了些公益事业,但是社会给了凯盛更丰厚的回报。”王开成说。

成立于2009年的山西寰烁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年轻”公司,但去年,该公司销售额达1.78亿元,上缴利润2300多万元。“公司业务不断向前稳步发展,与我们不遗余力地弘扬践行德孝文化不无关系。”公司工会主席袁波说,公司成立以来,定期举办德孝文化讲堂,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感恩培训,令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大大加强。在业务繁忙时,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连轴转,没有一人主动提出要加班费。大家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爱企如家,全身心扑在公司的业务发展上。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公司规模正逐步扩大,销售额也在逐年上升。

“人心就是生产力、道德就是竞争力,抓德孝文化建设,就是抓人心、抓核心生产力。”王志峰说,自2010年以来,盐湖区的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779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38元,增长6.3%。在年初举行的5大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总投资额达61亿元,成为增加区域财政收入新的增长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