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文化志愿者 引发的“蝴蝶效应”
本报记者 王 伟
李桂玲(左)为孩子抹冻疮膏。 (资料图片)

在河南郑州,有这样一个人,她在文化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无私地帮助和感化他人,引发郑州文化志愿服务的“蝴蝶效应”,使一大批多才多艺、心怀大爱的文化志愿者成为郑州志愿服务大军的重要力量。她就是郑州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桂玲。

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化志愿者,李桂玲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服务市民文化需求、弘扬互助风尚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赢得社会各界认可。

“送文化”变“种文化”

4月9日、10日,郑州中原福塔广场热闹非凡,精彩的团体舞、大合唱不断上演。市民杜翠云对《经济日报》记者说,“节目既专业又好看,不仅有趣味,还接地气”。

类似的“文化演出进社区”活动,自2011年李桂玲出任郑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后,每年都不会低于40场。

群众对这种文化进社区的形式十分认可,但李桂玲觉得应该探索新的“走基层”模式,为群众带去更加本质的帮助,即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在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一桩桩事情敲打着李桂玲的心:“老百姓非常渴望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基层需要文化指导。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把文化志愿服务与满足广大群众的最迫切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在她的尝试下,文化志愿者们开始对接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众。3月25日,郑州登封顾家河村一所小学来了一群热心人——由郑州市群艺馆及郑州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文艺专业骨干和艺术家,为他们带来学习用品、生活物资,开设了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

根据帮扶计划,登封顾家河村和登封文武学校成为郑州市文化帮扶的试点。“顾家河扬起‘文化帆’,金凤凰藏在山里边。贫困的土壤扎下文化根,小鸡娃也能飞上天。”这首打油诗在村里人人皆知。

根据李桂玲的理念,要形成“顾家河模式”,将文化扎根基层农村,播下精神文化的良种,从而绽放“郑州群文工作”特色花,结出“文化志愿”丰收果。

打造优质团队

文化志愿者要具有专业技能,能够为广大志愿者、社会群众作文化指导。这决定了文化志愿者队伍必须具备专业性,用先进的文化去引导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月7日,郑州市群艺馆里琴声悠扬。由文化志愿者、青年古琴演奏家贠浩杰担任主讲的“情韵郑州——公益讲堂”开课,吸引了许多爱好者。

“情韵郑州——公益讲堂”是群艺馆搭建的文化平台,在引导文化志愿者的同时服务大众。目前,“情韵郑州”已开展公益展览、讲座、演出千余场。

为进一步挖掘志愿者服务潜力,延伸服务触角,李桂玲带领郑州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陆续在院校、企业等设立分中心。目前,已在郑州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索克集团等多家单位成立分中心。

节点连线,织网成片。李桂玲借鉴郑州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以网格状的形式全面展开与各县(市)区文化志愿服务分中心的连接,力争文化志愿者在全市全覆盖。

就这样,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郑州市相继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队300余支,吸纳文化志愿者4万余人。

当爱已成为习惯

2014年12月,李桂玲资助了登封市宣化镇小学的两名留守儿童卢柄皓、卢雪。孩子每天都给她发短信:“阿姨,今天天冷,你记得多穿衣服。”“阿姨,我很久没有见到我的妈妈了,我可以叫你妈吧……”就算工作再忙,李桂玲也会抽出时间认真回复孩子的每一条信息。

一次,李桂玲出差半个多月,刚下飞机就匆忙赶往登封。路上,她还在想孩子们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当她走到学校门口,看见两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她,大声喊:“妈妈,你怎么这么久不来看我们!”李桂玲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紧紧抱起两个孩子。

她扶危济困,关爱他人,数次走进新密、新郑等地的贫困地区,长期为当地群众无偿提供文艺培训、送上文化用品以及扶持组建文化队伍。爱,已成为她的习惯。

2015年2月,李桂玲在帮扶走访中得知,村民张朝旭自家生产的255公斤粉条滞销,当即伸出援手,将粉条拉回了郑州。此后,她发动文化志愿者献爱心,你买5斤,我买10斤,他买20斤……短短一下午时间,粉条销售一空。当她将5100元钱送到张朝旭手中时,对方连连致谢:“你们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我们全家感谢你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