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士日内瓦第6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宣布:在申请注册的60多个国家的200多支应急医疗队中,中国与俄罗斯的两支队伍脱颖而出,成为首批三支通过世卫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
当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向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总队长、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授旗、授牌时,刘中民心中充满自豪。从二甲医院急诊室起步,2010年成为上海市卫生应急医疗队,2012年成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016年成为一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东方医院的医疗队员们百炼成钢,成为上海公共卫生的“特种兵”。
从急诊队伍向“特种兵”跨越
2008年,四川汶川突发地震,刘中民率领由不同医疗机构7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上海市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空降汶川最后的孤岛草坡乡,救治并转运了大批灾民。但在那次救援中目睹的“低效和徒劳”,也让刘中民十分震惊。
灾难现场救治电力、检诊设备、治疗条件很差,加上灾民伤情的批量性、复杂性、紧迫性,导致不少违反诊疗常规的现象发生,加重了灾区负担。
“如果有一支专业灾难医学救援队伍该多好。”每每提及当时的场景,刘中民都非常痛惜。
汶川地震后,“灾难医学”开始进入社会和医务界的视野。2011年,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成立。从动议到申请,再到批复、成立,历时一年半,是中华医学会筹备期最短的二级分会,这反映出医学界力求提升灾难救治水平的迫切心情。
回到医院的刘中民心里一直惦记着建设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事。他所在的东方医院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此时的浦东开发热火朝天,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上,工伤、交通创伤也比较多,东方医院急诊科成了上海最忙的急诊科之一。为更有效地救治多发伤、群发伤伤员,刘中民率领东方医院在实践中摸索出集院前、院中与急诊内外科一体化的无缝救治模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急诊队伍。
机会来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园前两个月,东方医院急诊队伍被原上海市卫生局命名为“上海市卫生应急医疗队”,全程保障世博会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浦东新区政府投资近3000万元,为医疗队配备了5部大型越野救援车,医疗队迅速扩充,内、外、妇、儿、麻醉、感染、心理、护理、医技等多专业人员齐上阵,外加破拆、搜救、安保、驾驶、信息等专业后勤人员,联合组队的“特种兵”初具雏形。
第一座灾难救护移动医院
2011年开始,东方医院“上海市卫生应急医疗队”的建设项目接连入选三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得到近9000余万元财政投入。东方医院创建起一支“巨无霸”车队,这是我国第一座民用灾难救护移动医院。车队抵达事故现场,启动设备,5分钟内一座二甲移动医院就能开始运转。
手术车拥有全套手术器械,供氧、监测、手术床、无影灯和手部消毒设备一应俱全,关闭车门15分钟,车厢内的层流就会自动开启,达到做心脏手术的消毒要求;监护车上有呼吸机、排痰机、床旁B超、移动X光机、输液泵,启动设备5分钟内,就可以开展各种脏器监护工作。从接警、紧急召集医务人员、打开储备医疗物资到车队出发,只需20分钟。
“孤岛求生”是这支车队的另一本领。野外做饭的炊事车,不怕断电缺水无通信讯号的通讯车,还有随车队运载各种医疗药品物资的物资保障车,能够确保医疗队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生存两周,并在50公里的服务半径内提供充足的多种医疗救援。改装后的车队即使遇到70度陡坡,1.5米深的水,依然可以跋山涉水一路向前。
移动医院刚完成装备,就遇上昆山发生爆炸事故,需要转运呼吸道严重灼伤的伤员。应急医疗队迅速出动12名队员,开着手术车和转运车,携带紧急医学救援物资火速赶去,出色完成了批量重伤员的快速救治及危重伤员的转运与抢救任务。
2012年底,东方医院的“上海市卫生应急医疗队”获批成为国内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以这支国家队为基础,东方医院肩负起上海市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中建设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等重任。上海市政府希望通过建设灾难救援体系中临床诊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引导和带动国内创伤救援及科学研究的发展。
有钢铁般意志的救援队员
能够成为救援队的一员,在东方医院的员工心目中,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尽管又要上班,又要训练,还要一年365天随时待命一刻不敢松懈,奔赴救灾第一线时,更要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扛下来,但队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轻言放弃的。
青海玉树地震时,救援队3名外科医生和1名麻醉师紧急出发飞赴灾区,连续奋战15个日夜,出色完成20台手术,救治近200名受灾群众。为家门口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终点保驾护航也一样责任重如山,救援队连续6年参加终点医疗保障,平均每年比赛的3小时内处置伤员1000余人,大赛结束,队员们都累得快要趴下。
从2010年应急医疗队组建第一周起,队员们每周四下午的全员集训就雷打不动。平时救援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一旦有需要,20分钟内必须集结完毕。一个周末,队员季晟超正带着5岁的儿子理发。接到集结任务后,他赶快给家人打电话,拜托店员照看儿子,顾不上头发才理了一半,就往医院赶。另一位队员邵钦连续执行中俄联合卫生应急救援演练等三项任务,期间正逢妻子生产,等他回家时,儿子已经满月。影像科医生季斌和新婚妻子订好蜜月旅行机票,却接到世卫组织评估队伍的通知,他不得不让新娘一人踏上旅程。
世卫组织专家们对救援队员的综合素质印象深刻。副队长姜波7年前从部队转业来到东方医院,是移动医院伤员转运车司机。他多次接受国内外救灾技能培训,持有美国心脏协会(AHA)颁发的高级生命支持证书,既是救援队的司机,也是炊事员、担架员、设备工程师,负责搭建、制水、制氧、发电等工作。救灾时,他和灾民们一起接来足够的雨水和河水,利用车载净化设备净化成满足80名工作人员和100名病人需要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用物资保障车携带的食品做出热饭热菜。
发挥救灾资源最大效用
“全天候、全能型”“平战结合,资源利用效率高”和“科学的、完善的、可持续的机制保障”,是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三大特点。令人振奋的是,上海创新的这项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制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
上海人口快速增长,建筑密度持续增强,时刻面临着不同于地震、海啸、台风的城市灾害性事故,但不少人视“天灾无情人有情,抢险救灾靠政府”为理所当然,拒绝学习救援知识和技能。国内外相关数据显示,一个城市的救灾能力并非取决于资源和资本的占有量,而是取决于有效发挥这些资源最大效用的能力。上海市政府较早意识到,必须发挥城市公共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用。
2015年,东方医院承担的“上海市区域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项目入选第四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前三轮项目建设为基础,建设区域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开拓空中救援通道,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立体救援网络,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同时,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及标准化的紧急医学救援人才准入、培养体系。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支撑起了救援队从“民兵”向“正规军”,再向“特种兵”发展的一次次腾跃。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上海不但注重公立医院改革、药物制度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更进一步创新,提出要打造上海市公共卫生“特种兵”队伍,使之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力量和医疗救援力量,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获世卫组织首批认证,将能够随时参与国际救援。刘中民说,“未来,我们时刻准备着,听候调遣,随时奔赴全球各地灾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