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隐阅读,心远地自偏
□ 于 飞

我们是为了归隐阅读而来,还是为了证明来过而来,这是一个问题

在北京怀柔交界河村,有一家隐居山林的图书馆,名叫篱苑书屋。

这家图书馆“隐”得相当彻底。其一,选址,被村庄的群山、绿树与水塘围合,归隐山水,融于自然;其二,取材,建筑的玻璃幕墙外面,是4万多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火棍,它们全部是就地取材,密密匝匝地把书屋包裹起来;其三,采光,书屋没有电,全靠自然采光,阳光从柴火棍的缝隙里钻进来,洒落一串串窸窣的光影;其四,规则,由于空间所限,书屋最多容纳40个人,其余人一律在门外排队,出来一个才能进去一个。

与隐于山水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篱苑书屋的声名大噪,除了获得多项建筑类国际大奖外,篱苑书屋还被评为全球最美的18家“天堂”之一。因为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为了一睹天堂的真容,很多文青会从北京驱车两小时,专程来到这里。

虽然馆规第二条明确要求书屋内禁止拍摄照片,可是穿越大半个北京来看你,排着长队等待你,如果不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顺便刷一个当前位置,怎么能证明“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呢?

我们是为了归隐阅读而来,还是为了证明来过而来,这是一个问题。就像篱苑书屋本是为了服务当地村庄,弥补那里学校和图书馆的缺失而建,如今却成了乡村旅游的明星产品。拉动餐饮住宿自不待言,因为书屋没有厕所,聪明的村民在附近搭建起临时厕所,收费高达3元每人次。

书屋管理员也颇感无奈,因为来的人太多了,门口总排着长长的队伍,人声喧哗。很多时候,即便到了下午关门时间,也有人轮不到进去。面对一声声“远道而来求放行”的苦苦哀求,管理员只能一遍又一遍恳请大家的理解:“为了让书屋仍是最美,请谅解,请再来。”

篱苑之篱,不只是篱笆的篱,更寄托着一份归隐山水的神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篱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隐逸,是中国文人的情怀。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林泉野径只是下乘之隐,古人更推崇的是于显处隐,是隐于朝廷与市井的“心远地自偏”。

反观在篱苑书屋里偷偷拍照的我们,山水不能让我们停下来,书籍不能让我们静下来,我们在隐处求显,在秀图和集赞中分享见闻与喜悦,也刷出了我在现场的存在感。讲真,读书,不用跑那么老远,捧一本在手上,哪凉快哪看就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