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职工们谈起许克亮,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时速180公里,是强台风的速度;时速300公里,是波音飞机起飞的速度;时速350公里,是武广客专的设计速度。几次提速,让武汉至广州的铁路运行时间由10多个小时缩短到188分钟。而这个速度的缔造者之一,就是武广客专总设计师许克亮。
梦想与使命
1978年,许克亮考入长沙铁道学院。这一年,中国乘客还挤在绿皮列车里,而日本人已经坐上了新干线。“让列车跑起来,让中国跑起来,成了我们这些铁路勘察设计研究者的梦想和使命。”许克亮说。
1982年,许克亮大学毕业,成为铁四院一名见习生。30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是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而中国铁路总里程,也已从当时的5万公里发展到现在12万公里,最高行车速度从100公里/小时提至现在的350公里/小时。
与风竞速,陆地飞行。2009年12月的一天,由许克亮主持设计的武广客专,在莽莽原野上犹如一道白色闪电,划出一道梦幻般的轨迹,飙出了394公里的时速。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此后,经过进一步自主创新,“中国速度”终于成为时下中国高铁的代名词。
“我们不仅实现了高铁技术从输入到超越,再到输出的华丽转身,更完美演绎了自主创新的‘中国速度’。”许克亮介绍说,目前,中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已经基本形成,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铁四院设计建成的高铁里程达到8000多公里,占全国的近半壁江山。
攻关与突破
让许克亮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初,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湖北代表团37名代表、广东代表团30名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出议案,希望国家尽快立项,建设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立项后,4家大设计院竞标,11位专家评委都投给了铁四院。时年42岁的许克亮,经多方举荐,成为武广高铁的总设计师。
武广高铁项目启动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相关公司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既怀疑又羡慕,想参与,又想保持技术上的封锁。一次次技术谈判,都无疾而终。
作为总设计师的许克亮心中剧痛,他知道,如果不能在这些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这种被“卡脖子”的局面只能一次次地重演。为了武广高铁项目,更为了中国高铁的未来,必须有人站出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带领40多个专业团队,开展了上千个专题研究,每一项都是一次艰难突破。
许克亮说,“有一次,为验证一组隧道参数,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不眠不休地在设计室里干了4天3夜。就在这一点点的突破创新中,一座座桥梁、一座座隧道、一个个关键技术在我们的图纸上清晰起来,最终确定350公里的运行时速”。
“目前,高铁降速运行,并不意味这个速度不安全。”许克亮说,团队之前已做过试验:两列车以时速392公里在隧道交汇,相安无事。以中国现有的轨道技术,即使按照385公里时速运行,也完全能够保证安全。“只是出于延长机车和轨道寿命等更多考虑,我们才要寻找最‘经济’的实际运行速度。”
为了确保时速350公里的安全性,许克亮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车站、车辆、动力、列车控制系统、基础设施保养维修、车辆保养维修、信息系统等一系列难题,在工程建设上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付出与坚守
除了许克亮和他的团队,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些世界第一是多么来之不易:
武广高铁长沙段,原本设计了一段10公里长的高架桥。“建成这个高架桥,要拆24万平方米房子,不仅拆迁难度大,而且噪音巨大。”前期多次勘探后,许克亮建议改走水底隧道。当时,不少人评价:“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许克亮没有气馁。方案被专家团队否定了,他细化报告,再次申报。几经周折,他的建议终于被采纳,武广高铁也成为首条走水底隧道的客运专线……
武广高铁建设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线路精度的提高,项目组需要对桥墩路线进行调整。此时,一部分桥墩已经建起来了。为保住桥墩,许克亮带领设计团队,“白+黑”“5+2”,反复移动线路,控制误差在毫米级,确保安全性。
“时速350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能够飞起来的速度!如果不做到万无一失,后果会非常严重。干这个行业,我基本没睡过安稳觉。”许克亮说,有一次,客运专线一路段报警,他半夜被叫醒,头戴探照灯,一个人在漆黑的隧道里寻找故障点。故障被排除时,已近天亮。
参加工作30多年来,许克亮参与或主持了京九线、武广、石武等大大小小铁路20多条。每一条铁路开工前,都需要他带领团队在几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翻过一座座高山,穿过一条条河流,反复踏勘、测量,并进行方案比选。尤其是最近10年里,许克亮没休过一天公休假,最紧张的几年,每年都有200天以上奔波在工地、现场。
因为工作,许克亮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有时走不动路,都是家人把他扶进办公室;在椅子上坐不住了,他就趴在办公桌上审图……
“荣誉成为过去,奋斗没有终止。”望着中国高铁1.9万公里运行里程图,许克亮自豪地笑了。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已经55岁的许克亮又投入了下一轮紧张繁忙的勘察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