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管 斌
在泉城济南,有一个享誉全国的家政服务品牌——“阳光大姐”。十几年来,“阳光大姐”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4.3万人,安置就业158万人次,服务146万个家庭,为服务妇女、服务家庭、服务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卓长立是“阳光大姐”董事长、总经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领“阳光大姐”一路前行,把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她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无怨无悔的选择
2004年的一天,刘桂香在“阳光大姐”公司门前徘徊。47岁的她下岗已3年,找工作四处碰壁。“到这里,人家能给我阳光吗?”她怯怯地想着,对前程一片茫然。
正在踌躇中,一双温暖的手拉着刘桂香走进楼内。来者便是卓长立,她动情地对刘桂香说:“我曾经也是一名下岗女工,这里就是你的家。”刘桂香仿佛像一个多年漂泊在外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家,禁不住流下热泪。
2003年,不惑之年的卓长立放弃收入丰厚的工作,接手刚刚起步的“阳光大姐”。回想当年,卓长立说:“接手阳光大姐,我有顾虑,有压力。刚刚起步的家政是微利行业,想发展壮大十分困难。但是,想到姐妹们的期待和信任,我就感到了一种责任,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2005年,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济南市周边产生了大批待就业农民,她们文化水平不高、年龄不小,就业成了难题。卓长立抓住机会,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家政培训,实现就业。看到学员们交通不便,卓长立就每天开车接送,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四五十里的路上,卓长立与农村姐妹聊家常、讲理念,一路上欢声笑语。卓长立的真情与付出感动了大家,从事家政的人员从起初的几个人、几十个人,到后来的几百人、几千人,涓涓小溪汇成大河,仅济南的十六里河镇就走出7000多名家政服务员。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找到工作,收入增加了,邻里和睦了,妇女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看到一个个下岗女工从初到“阳光大姐”时的彷徨无助到成为金牌月嫂、首席技师的自信与自豪;看到一名名女大学生从找不到可心工作的苦闷与失落,到爱上家政服务这份事业时的坚定与执着,卓长立心中就有个响亮的声音:我来“阳光大姐”,值!
现在,刘桂香已成为首席金牌月嫂,收入增加近10倍,还被评为全国家庭服务业优秀服务员。刘桂香自信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家政也能当状元!”
让标准成为习惯
干家政还有标准?听起来有点夸张,家政服务员们纷纷摇头;初出茅庐的家政企业能做标准?听起来不太可信,有关部门投来质疑的目光。然而,卓长立始终不放弃,顶着质疑和压力坚持做标准。
卓长立全身心投入。她在全国率先引入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以服务质量、服务管理、工作标准为支撑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这些标准不仅成为家政服务员上岗前的培训书、服务过程中的操作指南,也成为消费纠纷发生后的评判书。有了标准的支撑,家政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做饭、打扫卫生、看孩子”,而是形成了以标准为载体的系列家政服务产品。通过制定标准、标准培训和标准实施,“阳光大姐”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用户满意率由最初的70%,上升到98%以上。
在卓长立的不懈坚持下,“阳光大姐”的标准越做越多、越专业,甚至连土豆丝切多长、多宽都有了标准。
目前,卓长立带领“阳光大姐”制定了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5项国家标准。2015年,由卓长立牵头起草制定的《家政服务等级划分与评定》正式实施。
去年,“阳光大姐”举办了全国家政经理人标准化培训班,全国各地200多位同行前来学习。“阳光大姐”发展模式在全国推广,行业引领作用凸显。
为更好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促进家政行业转型升级,卓长立不断创新。她规划建设家政服务集聚示范区,发挥教育培训、创新研究、信息化、产业示范与推广集聚的作用,打造服务家政企业的大平台。
卓长立就这样一直忙着,把阳光带给行业,把阳光带给企业,把阳光带给员工,这是因为她心中充满了阳光。现在的“阳光大姐”,已有6000多人具备高级职业资格,300多人成长为专业指导师,30多人被评为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