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北京成立。作为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将极大促进我国动力电池研发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此外,创新中心还承担着探索和建设制造业领域新型创新载体、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协同开放创新模式,打造我国制造业创新动力之源的重任。
把珍珠串成项链
为什么要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工信部部长苗圩的形象解读是,为了把“像散落的珍珠一样的创新力量,串成美丽的项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也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关键节点,正在逐步向带有鲜明跨界、融合、协同特征的新型创新载体转变。为顺应这一系列深刻变革,美国正在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也在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我国已有的各类创新载体对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苗圩认为,由于这些载体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衔接不畅,一些创新成果没有从实验室最终被产业化。这就使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力量像散落的珍珠,未能串成美丽的项链。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问题愈显突出。
苗圩说,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要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特别是要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凝聚在一起,完成将珍珠串成项链的“关键一步”。
主攻前沿技术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解决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不是单个企业可以解决的关键技术。”苗圩说,通过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不断完善涵盖技术、人才、平台、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等要素互动融合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为何要主攻行业共性技术?如何形成新型创新生态系统?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有两个基本变革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第一是研发模式的改变;从封闭走向开放,一个企业内部、一个研究单位,独立研究、设计、形成商品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合作的创新。第二是制造业本身的转变,从过去以制造为主,变为更加重视价值。“这样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关注单一技术向共性技术转变,从一个产品的关键技术向一个行业领域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转变,瞄准产业下一阶段竞争所需的技术,以便做更好的准备。”怀进鹏说。
由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关注的是下一个三年、五年改变游戏规则的共性技术,所以要以问题为导向,集中配置资源,坚持开放合作,实现创新链的突破。“这就需要研发单位和大学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同时鼓励金融资本有效进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结合、产业发展和开放合作相结合。”怀进鹏说。
怀进鹏表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还要更加注重有效地释放几个效应。通过利益相关主体关注的共性技术,在产业上中下游形成紧密的联合体,通过共性技术研发、扩散使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产业中产生放大效应和聚合效应。放大效应把成果有效转化,聚合效应把相关技术攻关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人才交流能力有效对接。“将通过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创新平台有效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以更好发挥平台的集成效应。我们期待未来三年到五年,在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中,出现中国人的声音、反映中国创造。”怀进鹏说。
个别领域先行先试
新成立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就是这样一个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动力电池的需求方、技术研制方、产品制造方等多方面,自愿组合形成的以资本为纽带的核心层和以上下游技术为联盟的紧密层。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新能源汽车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动力电池。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产业规模也快速增长,但总体上还面临企业小、散、弱,研发投入少、后劲不足等问题。
动力电池产业链长,仅仅依靠电池企业在制造环节的努力远远不够。“建设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就是希望能以此为平台,凝聚产学研各方力量,优势互补,协调攻关,克服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的问题,形成不断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组长干勇认为,在我国动力电池研究单位多且研究资源分散的情况下,成立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非常有必要。“以前成立的研究载体,大都是单体技术或者一个主体单位,其他只是外围参与。这次创新中心建设,就是要集中创新能力、高端研发团队,形成合力,在动力电池核心共性技术上突破。”
据辛国斌介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后,一方面立足当前,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持续降低成本,努力实现到2020年,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每公斤350瓦时,成本降至每瓦时0.6元的目标;另一方面将考虑长远,抓好新体系动力电池研究,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整体性能和成本都要优于传统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