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度输液亟待杜绝
廖海金

据报道,虽然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过度输液十分突出。这既有少数医生不负责的原因,也是少数医生面对部分患者要求输液治疗的无奈之举。不可否认,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不顾病情需要,过度输液,不仅造成患者多花费,医疗资源浪费,而且存在健康风险。过度输液会使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最终可能演变为令人谈之色变的“超级细菌”。当抗菌药的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性细菌的繁殖速度时,人们就将面临“重症感染无药可用”的巨大风险。

正因为如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生一般不会轻易给患者输液,输液只是“最后的给药方式”,只有急救、重症和不能进食的患者,才需要采用静脉输液这种风险较高的方式。而且,国外医疗行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若医生输液量过多,就会被要求作出合理解释;医疗保险机构也会介入调查,若发现过度输液,医生或面临吊销医疗执照等处罚。

过度输液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单纯的医疗问题,其背后折射出我国医疗机制与体制、社会诚信、国民健康知识素养等方面因素的缺失和不完善。要想改变当前过度输液的现状,仅靠取消门诊输液还不够。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状态下,特别是在患者的压力和单位创收压力较大的现实境况下,即使少数医生想减少输液,也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杜绝过度输液问题,让医生、患者能够从容选择,使医疗行为回归到尊重科学、遵循道德伦理的轨道上来,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当务之急是,需要医疗机构的自觉意识和摒弃利益博弈思维,严格按照“限抗令”的有关标准,合理使用抗生素,能用的尽量少用,能不用的坚决不用。政府部门要加强公众健康教育,让老百姓认识到过度输液的危害性,以更科学的视角珍惜身体健康,自觉抵制滥用抗生素。特别是应将那些常见、效果好的口服药物、肌肉注射针剂,纳入药品采购目录,并保证临床供应,供医生与患者合理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