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居住社区和交通枢纽间出现短驳“盲区”——
沪郊“最后一公里”难题仍然待解
本报记者 李治国

针对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近年来上海不断推出并完善社区穿梭巴士、短驳公交、公租自行车等解决方案。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新的智能出行模式浮出水面,通过技术与大数据进一步化解市民出行困扰。

由于人口疏解政策的推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职住分离明显,通勤时间动辄长达40分钟以上。2003年以来,上海在宝山、嘉定、松江、闵行等近郊地区,开展新一轮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加之房价“梯度效应”,以及不断有地铁新建或延伸,较大规模人口随之迁居外移,但依然在中心城区上班,产生了明显的潮汐式迁徙动态。

据滴滴出行平台大数据统计显示,早高峰期间上海外环外人口大量流入市区,晚高峰又回流至沪郊。

受到职住分离影响,上海市人均通勤距离19公里,平均通勤时间50分钟,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外环外地铁站成为市民早晚高峰出行的主要中继站,但衔接居住社区到地铁站点、公交枢纽的路程则完全由地面交通承担,“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突显。针对这一问题,上海近年来不断推出并完善社区穿梭巴士、短驳公交、公租自行车等解决方案,但与快速增长的近郊居住社区和出行人口数量相比,仍存在运能缺口。

今年2月,滴滴快车正式进入上海,相比专车拥有较大价格与运能优势,更加契合短驳出行需求,经实地调研后于3月推出了“沪郊快车”专项服务——拓展增量运能,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将运能锁定在外环外区域,并通过市场营销吸引市民体验。在高峰时期,运营策略主要倾向地铁站周边,尽可能引导司机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

城市交通专家认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理想的办法是实现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在交通服务体系方面,需要从完善交通服务系统着手,填补“最后一公里”的短驳“盲区”,使之成为服务于人们出行全过程的交通循环——比如,调整公交线路,加密发车班次,有针对性地改善公交服务;开通穿梭巴士,实现社区微循环;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填补盲点区域。“沪郊快车”服务则是“互联网+出行”理念,也是解决类似“最后一公里”等具体交通难题时的实际运用。

滴滴快车上海城市经理林冉介绍说:“沪郊快车”服务开通已满3个月,经过持续摸索与及时调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获得了较好的反响。目前,滴滴快车外环外的订单占比已达28%,相比年初增长了将近一倍,与订单占比达33%的内环内一起成为快车上海订单最多的两个区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