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萤光支教”陇上情
本报记者 石 伟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六幼儿园老师李艳曾于2014年参与“萤光支教”之“上海行”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当时她在合作市南木娄小学任美术教师,在完成培训回到学校后,在校长的支持下,她利用在上海所学,改造学校教学环境,并设立了专用美术教学课程。 李 艳摄

作为上海市政府支援西部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2012年,对口培训甘肃定西乡村教师的“萤光支教”公益项目在上海签约。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市教委、上海团市委支持,由中国华信所属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提供资助。该项目以上海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为甘肃省58个省级贫困县乡村中小学提供教师培训和师资支持

入夏的上海,暑热难当。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里,一场以“彩虹童画”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众多观展者,101幅出自甘肃省定西市山区小学生之手的作品让观众啧啧称赞。画展的承办人是“萤光支教”青年志愿者支教团华东理工大学小分队队长陈敏媛,这些稚嫩的画作是她在定西支教期间教过的100多个从未拿过画笔的孩子们所作。

点亮山区教育明灯

地处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由于许多偏远农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乡村教师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2012年,对口培训定西乡村教师的“萤光支教”公益项目在上海签约。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市教委、上海团市委支持,由中国华信所属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提供资助。“这个项目是上海市政府支援西部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上海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为甘肃省58个省级贫困县乡村中小学提供教师培训和师资支持。”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甘肃短期代课、示范教学和理论讲座,对甘肃各级各类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培训的同时,上海市每年还将组织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甘肃农村中小学义务支教。甘肃省也会选派当地优秀校长和教师到上海短期学习或挂职培训锻炼。

2015年8月,作为义务支教的优秀大学毕业生,陈敏媛来到定西一个海拔3000米的偏远山村担任乡村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学校给她的教学任务是语文、美术、书法和写作。“刚从上海到那里的时候,真有些不适应。当地水源稀缺,村民用的都是窖水,每周只能下山去洗一次澡。冬天的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室内取暖靠的是煤炉。”陈敏媛说,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上早读课,劈柴、捡煤、生火做饭这些事都得自己动手,放学后还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到学生家里家访。“支教生活既有泥和土,也有诗和画。虽然生活艰苦,却是我一生的财富。”

2016年2月,一部获得上海“优秀微电影”的作品《我的“全能”老师》在网上热播。故事的主人公田西就是“萤光支教”成员,一位来自定西的乡村教师。这位从教近10年的乡村教师因为参加在上海的培训,感受到了人生的许多第一: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搭乘地铁……但让田老师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教学生涯中的那些第一:第一次现场感受到打击乐的震撼,第一次触摸到现代教学仪器iPad,第一次与上海名师面对面交流,第一次参与国际领先水平的教学实践……这一切,是他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现在已经担任镇中心小学数学和音乐老师的田西说,那些日子里,他的大脑神经一直处在亢奋之中,经常夜不能寐。短短十几天的培训对他来说就像脱胎换骨一般。

另一位小学校长石鹏程,与田西老师一样经历了这许多“第一”。2014年9月,石鹏程和同事走进“上海行”培训教室。10多天的现场观摩学习,他感受最深的是理清了山区办学的思路:“开放是当今的主题,越是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增加开放的意识。”在上海,石鹏程不仅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思路,还结识了许多朋友,争取到多方支持。“回到定西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办学方向,加快教学改革。”以往沉闷的应试教育正在被生动活泼的素质教育所取代。回去不久,石鹏程又派了3名老师参加上海培训,争取到4名上海大学硕士生到学校支教1年的名额。他所在的学校也成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石鹏程个人也获得了“全国希望工程TCL烛光奖——引领奖”。说起“萤光支教”,石鹏程感慨良多,“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微弱,但可以聚荧成光,为山区孩子的未来点亮一盏明灯”。

建立长效交流平台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有一个“萤光支教”的教学点,4年多来,暑去冬来,这个教学点见证了沪陇两地教育工作者为山区教育振兴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每一点贡献。按照“萤光支教”的规划,这个项目包含“网一起”“陇上行”“上海行”和“青年志愿者支教”四个板块。“萤光支教”项目负责人,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郑个福介绍,“网一起”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两地教师的长效交流平台;“陇上行”是由上海市教委组织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及专家,到西部做校长与教师管理工作培训;“上海行”是通过逐级进阶方式,从“网一起”“陇上行”板块中选拔优秀校长、园长及教师骨干,到上海参加为期两周的名师讲座、跟岗见学、驻校考察、课题研讨、文化之旅等活动。“这些形式不同的协作,使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与甘肃偏远山区师生的手握在了一起。通过发挥上海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搭建起东西部城市教育事业交流与资源高效配置的桥梁,使甘肃中小学师资结构得到优化。”郑个福说。

上海和甘肃相距2000多公里,既要让山区的老师走出大山,走进上海,更要让那些很难走出大山的师生们接受优质的教育和辅导。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网一起”模式让这样的想法变为现实。

午后的阳光洒在万航渡路教学点的课桌上,显得格外静谧。每一个电化教室对应着甘肃4个教学点的200多名乡村教师。相距2000多公里的师生,通过视频紧紧连结在一起。这边,上海各名校的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讲;那边,悄无声息的课堂上坐着数百位聚精会神的学员。每到提问环节,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一名抢到话筒的学员,都会一下子抛出好几个问题,让屏幕这边的老师应接不暇。这样的场景,让山区师生对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渴望。

因为便捷和高效,“网一起”模式覆盖面得以迅速扩大。除了定西之外,甘肃省58个省级贫困县如今都已纳入该模式,与之配套的是大量优质教师资源。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一批优质的教学力量,确保了“萤光支教”项目有足够的师资储备。

带来教学理念改变

黄露茜,“萤光支教”项目总监。作为支教项目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支教项目让她印象深刻。“这些任课老师既有中小学名校校长,也有各门类特级教师,他们都有着数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那些从山区来到上海学习的学员面前,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没有半点名师架子,这样的教师风范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黄露茜说,学员们在课上听得都非常认真,抓住每一个机会与老师互动。上海的培训老师们事无巨细地为学员解疑释惑,悉心指导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技巧和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参训老师动情地说:“上海的老师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了解到更加新鲜的教学方式。”浏览参训教师们的微信感言,可以发现,学员们说得最多的,是教育理念的改变。一位来自定西渭源县的幼儿园园长说,她过去很反对孩子们到处乱涂乱画,可在上海听了名师教学后,知道这竟然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最佳方式。回到家乡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幼儿园里开设了一块专供孩子们随意涂鸦的区域,让孩子们在那里任意畅想、涂画他们的世界。她说:“观念一变天地宽。过去总认为山区条件差,教学条件有限。现在却感到大自然的课堂最难得,带孩子们到户外上课更能收到课堂上没有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施了4年多的“萤光支教”项目结出了累累硕果:通过“网一起”“陇上行”“上海行”“青年志愿者支教”等多种帮扶形式,“萤光支教”迄今已为甘肃和云南培训了16000多名乡村教师,受益师生超过百万人。2014年,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萤光支教”项目被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金奖,并被媒体评为“2014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卓越奖”。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用“四个精准”对“萤光支教”作了这样的评价:体现了对党中央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精准理解;体现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精准举措;体现了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甘肃省教育厅、上海支教队伍三方面力量“大爱无疆助学脱困”行动的精准对接;97.43%的满意度强化了“萤光支教”的精准效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