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大城市频现“地王”现象,也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话题更加引人关注。不少人发问,房价要再这样上涨,持续“扩中”还有可能吗?
有这种问题意识是必要的,但不能忽略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势。无论是从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看,或是从经济发展的潜力观察,还是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效果考量,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更多人更快富起来,都不是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8000美元左右,发展方式进入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通道,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有了雄厚的基础和现实的条件。今年一季度,面对种种挑战,经济形势开局平稳,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起步比较早、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加强。总的来看,各地城乡居民全年收入实现平稳增长不成问题。
从经济发展的潜力观察,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促进消费,而且还会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涨船高,使一大批新农民、新市民跻身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高达2亿多,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藏的“扩中”潜力巨大。麦肯锡预测,随着以人为本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到2022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将达到6.3亿,占城市家庭的76%和总人口的45%。
同时还要看到,各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也正为“扩中”打开更多扇“门”。紧锣密鼓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让大量新兴产业得以发展,不仅能够创造更多收入丰厚的岗位,而且能够倒逼职业教育发展,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赚钱能力”,“孵化”更多中等收入个体。国务院正在部署推进的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这些举措将直接让科研人员受益,分享到应有的劳动果实。
当然,把条件和潜力变成现实还需付出很多努力。眼下,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稳”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仍靠“老办法”,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股市、汇市等风险点,都有可能拖“扩中”的“后腿”。唯有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改革攻坚,健全体制机制,积小胜为大胜,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持续“扩中”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