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发力阶段,各地使出浑身解数发展致富产业。不过笔者日前在西部贫困地区调研时注意到,为了发展产业,一些地方把生态建设资金整合到扶贫资金中,减少了生态建设投入。一些地方本不适宜发展工业,也上了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工业项目。个别地方甚至占用农田林地,上了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项目,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必须的,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则令人担忧。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贫困地区多是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为了脱贫,很多贫困地区大量砍伐森林、垦荒种粮或者过度放牧,结果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差,群众更加贫困,甚至有一些自然条件不错的地区也沦为贫困地区。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十分重视,在西部普遍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一些地方还采取了封山禁牧等保护措施,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修复效果十分明显,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这也为本轮脱贫攻坚创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条件。
其次,良好的生态有助于脱贫致富。近年来,西部地区将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致富产业。以宁夏盐池县为例,该县地处毛乌素沙漠,是半农半牧地区,过去因为垦荒种田和过度放牧而沙化严重,不但群众收入低,生活环境也十分恶劣。近年来,盐池县大力实施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但大大提高了植被覆盖率,给荒漠披上了绿装,还形成了中药材和畜草产业,也为当地发展养羊产业提供了充足畜草,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可见,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
第三,生态建设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证。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地方都将脱贫时间比中央规定时间提前了一两年,将剩余的时间作为脱贫成果巩固期。的确,脱贫攻坚不易,巩固成果更难。这个成果的巩固,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应该看到,尽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西部生态仍然脆弱,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建设和保护。如果生态建设跟不上,一些已经脱贫的地方就可能因环境变差难以持续发展,就有可能重新返贫。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了实现所有贫困人口永久脱贫致富目标,各地要把眼光放长远,越是在攻坚战的节骨眼上,越要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不能减少生态建设投入,更不能走破坏生态、毁林建厂的老路,做杀鸡取卵、自毁长城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