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雅加达收到一条简洁而有力的手机短信——一个用大拇指点赞的符号图标。这条短信是印尼海洋统筹部长里扎·莱姆利针对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作出的反应。这位协调印尼海洋、能源、矿产、旅游等领域事务的部长,一直致力于向全球尤其是中国推广印尼这个“千岛之国”的海洋旅游,希望借此振兴印尼海洋产业并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与里扎有类似反应的还有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副主席唐巴,作为中资事务负责人唐巴表示,“双向旅游的加速发展是民财相聚、民意相投、民心相通之福”。
印尼高层官员们有这样积极的反应自有道理。让旅游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之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倡议。旅游不仅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还是人类认识新鲜事物和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更是各国人民加强友好交往、增进彼此情谊的高架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交通条件日趋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旅游由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变成普通百姓的必需消费,中国已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法》等一系列法规措施亦相继出台,为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保驾护航。2015年,中国仅出境游客就超过1.2亿人次,且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出游次数还将翻一番。应该说,一个大众旅游时代正在中国蓬勃兴起。
不仅如此,中国将旅游视为国相交民相亲的开放窗口、友谊纽带、和平使者和发展动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在促进经贸和人文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已确定了150多个国家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还先后与俄罗斯、韩国、印度、美国等开展“国家旅游年”活动。中方愿与各国一道,本着开放、创新、互利共赢的精神,共同推动全球旅游业包容、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为此,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代表中国提出了实施国际旅游合作计划、加强南北和南南旅游对话与互利合作、发挥旅游和平桥梁作用等三点建议,旨在进一步为世界经济复苏加油助力、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和开放包容。
中国的上述倡议和举措与包括印尼在内广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理念和规划不谋而合。一方面,占全球GDP的10%、就业9%、贸易6%的旅游业已成为增长最快、最具韧性的产业部门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产业,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3项与旅游直接相关,联合国大会还将2017年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印尼等旅游资源丰裕的国家正通过放宽签证政策、开辟更多直航、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游客权益、吸纳多元就业、深化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行动起来,抢抓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中国所提出的“用旅游促进和平与发展”主张自然受到上述国家的高度关切和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