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6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前布局追求精准就业
本报记者 佘 颖

现下,社会舆论已习惯把6月说成大学生就业季,不过,对学校而言,就业工作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开始了。对学生的成长,学校要有清晰设计,从产学研结合的课程设置,到清晰的职业规划课程,再到找工作时的精准服务,等等。学校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制定产学研方案,并及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调整授课内容,就能培养出真正被需要的学生。

《经济日报》记者走访多个学校后发现,今年高校整体就业形势比想象中乐观,大学、高职乃至中职院校,普遍反映学生能找到工作。特别是一些跟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的专业,企业招学生基本靠“抢”。

“我们学校的学生去年11月就被抢光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公室主任刘辉自豪地说,例如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的学生,大都进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微电子所、北京电信工程局等业内机构。

最近,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购买了一架空客320飞机用于建设航空实训基地,引发社会关注。

校长王毅表示,这是考虑到建设好专业必须有好的实训条件,“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已成华东地区航空公司主力机型,而长三角地区目前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A320系列飞机机型培训的民航147培训机构。现在我们有了实物培训,飞机维修、飞行器制造、空中乘务、民航运输等专业的学生也会更有竞争力”。据记者了解,该校航空类专业3年前建立,今年第一批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这充分说明只要是贴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市场是欢迎的。

从全国来看,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对学生就业具有重大影响。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服务开发处处长方伟介绍,面向2016届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按行业分,目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类、教育培训及科研院校类、机械制造及机电重工类、金融类、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类;按职位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销售类、教育培训类、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类、金融保险类、翻译类。

这些专业基本都是围绕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行业设置的,市场需求量大,只要专业素养基本过关,学生就业就不成问题。

专业确定后,学生也需要清晰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据刘辉介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每个系都配有专门的就业辅导员,每周开设两课时的就业指导课。学院专门开发了一套学生就业意向测评系统,每年组织大三学生参加,通过测评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分析,看其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与自身的兴趣吻合度如何等。北京大学也自2007年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至今已连续开设17个学期。

创业教育也一样,几乎是在学生进校时就开始了。方伟认为,在校期间学生就可以考虑参加学校有关创业的课程学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社团、创业培训实训、创业孵化实践等,提升创业能力。等到真正创业的时候才能把重心放在寻求资金、组建团队、孵化项目上。

总结各类就业率较高学校的就创业教育与服务,记者发现了共同点,那就是借助新技术、大数据,给学生提供全程又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随身携带着两样东西,一样是就业工作笔记本,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都记在醒目的位置。另一样是个“化验单”,记录着学院的各种数据,比如就业率,从2010年至2015年连续6年的数据都在上面,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在每年的暑期工作会上,这个“化验单”都会发给全校各单位的中层干部,真正为学院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形成招生、培养、就创业等联动协调的工作机制。

现在,校长们手里的工具早已不是一张纸一个本,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学校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就业服务,从而大幅减少学生多次跑招聘会、盲目投简历的无用功。

今年3月,北京大学组织了2016年毕业生“精准对接”就业洽谈会。在招聘会筹备阶段,北大就业中心就以近10年的就业大数据为基础,结合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从报名洽谈会的400余家用人单位中筛选出与北大毕业生就业意愿相匹配的184家用人单位参会。经过前期申请与报名,就业中心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为每家用人单位分别制作了学生简历册,并根据用人单位招聘需求进行分类推荐,有效提升了求职效率,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

今年,“精准就业服务”首次成为学生就业工作的关键词。教育部近日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就业网、手机短信、就业APP、微信等渠道,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将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智能化匹配学历、专业、地域等关键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精准推送符合要求的供需信息。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例如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今年将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精准岗位信息推送,做到精准帮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对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教育部就业中心将通过新职业网或遍布各地各校就业网上的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提供就业信息精准对接服务。”方伟说,毕业生可在上述网站一站式注册,全国范围内发布简历;也可关注新职业微信公号,向用人单位投简历,高效率实现就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