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融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走出去”重在走入人心
敦 临

提到1930年国粹京剧在美国大放异彩的故事,人们总是会将其概括为“梅兰芳访美”,而不是“京剧访美”。在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留存在人们心中的,是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莎士比亚、李白、贝多芬、卓别林……人们习惯于将丰富的文化高度浓缩,甚至用一两个艺术家的名字作为符号来象征一个艺术门类。这便是人格化的魅力,有具体的人作为代表、作为媒介,受众才会感到更加亲切,更好理解,也更不容易忘却。

这个道理在当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同样适用。有人可能会冲着“莎士比亚的戏”去看一个完全陌生的外国表演,中国读者可能会在马尔克斯火了之后购入这个南美作家的作品,外国听众可能会排队去听郎朗演奏《我的祖国》,异国收藏家可能会一掷千金购买齐白石的一幅寿桃画作,音乐爱好者可能会因为印度音乐家拉维香卡才认识了西塔尔琴这种乐器。

“人格化”的传播现象给人以启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与庞大的中外经济贸易相比,文化贸易的体量与影响力尚显弱小。事实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浩如烟海,优秀文化产品也不在少数,限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大障碍恐怕是传播推广能力的欠缺。也许,人才是最好的媒介,如果我们能够用“人格化”的方式推出一批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让外国观众记住一个又一个名字、一个又一个故事,从而引导他们慢慢走进中国文化的博大世界,并被其魅力所征服,便会成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巨大成功。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人格化”的根本在于艺术家,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谁的名字能叫响,谁的名字能留下来,凭借的是艺术家自身的造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以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为例,她的成功是幸运的,但绝对不是偶然的,在先天禀赋的眷顾下,张火丁依然保持着对精湛表演的不懈追求,保持着对浮躁世界的疏离和自身的安静,这一切最终成就了她,也成就了以她为代表的京剧艺术“走出去”。

其次,演出机构在营销推广过程中,应尽可能提炼并突出人的因素。试想,如果在京剧“走出去”之时,演出机构只是强调京剧国粹、程派艺术、唱作念打这些“物”的概念,恐怕外国观众会更加一头雾水。反之,在张火丁赴美演出之前,所有的宣传都是围绕“人”来展开的:国外报道大量描述了张火丁的日常排练细节,以此来讲述京剧的“名堂”;铺天盖地的巨幅演出海报,仿佛就是张火丁的近距离剧照;而在前期的相关讲座中,演讲者也并未大谈京剧历史,而是向美国大众讲述了《白蛇传》这个中国古典爱情故事。这样回归到人的宣传推广才自然而然地走进人心,并保持了持久的影响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