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威州的重要财富”,德国北威州经济部长加雷尔特·杜因如此评价落户该州的中资企业。目前,约有900家中资企业落户北威州,占全德中资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仅2015年,新进驻北威州的中资企业就有80家。
如今,中资企业已经成为北威州最主要的海外投资地之一,雇佣当地员工总数达1万多人,在当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尊重雇员的专业资质和工作态度使中国企业逐渐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雇主。此外,被中资收购的德国企业也直接打开了通向中国市场的大门。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随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北威州经济部和中德媒体联合代表团,走访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中资企业。这些企业各有千秋,既有“走出去”的成就,也面临一些新挑战。
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但欧美市场依然在整个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欧美市场对于产品的性能和环保要求极高,想打入欧美市场首先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徐工集团欧洲研发中心总经理孙辉说:“通过将研发机构设立到欧美等技术发达国家,对外收购行业老牌企业等国际化的布局,徐工在加速产品升级、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如今,徐工在欧洲成立了海外首个研发中心。为保证与世界新兴技术同步,每年以不低于营业收入5%的比例投入研发。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风力发电和工业装备传动方案供应商,于2014年在杜伊斯堡设立欧洲总部。集团欧洲总部总经理海因茨·彼得·艾伦在介绍公司业务时,一口一个“我们”,显然已经把这家中资企业完全当成了本地企业。“中资企业只有重视与当地融合,重视中德文化差异,重视两种文化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才能打造有凝聚力、向心力的企业文化。”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说。
走访活动当天,华为与杜塞尔多夫市签订了“北威州数字经济站点”“运动城市”两个项目的合作协议。在此之前,华为已经为北威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利用其敏捷场馆技术帮助德甲足球俱乐部多特蒙德打造可容纳8万人的智慧球场,参与盖尔森基兴市“智慧安全城市”项目等。“华为已经成为北威州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工业数字化进程,扩大北威州在‘工业4.0’发展的领先优势。”加雷尔特·杜因高度评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