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4月以来,南方地区已出现10多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至5月底,还将有多次强降雨——
暴雨来了,城市防灾的小船如何不翻
本报记者 杜 芳
◀▲ 日前,南方强降雨频发,中央气象台预报员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加强预报预测。
▼ 南方强降雨频发导致多个城市出现内涝。图为福建泉州市因暴雨引发城市内涝。
本报记者 杜 芳摄

5月19日起,南方地区经过短暂沉寂的雨水又逐渐加强。中央气象台预计,至5月底,南方地区还将有数次较强降雨过程。强降雨为何“连庄”发生?将给城市带来怎样的灾害风险?严峻的形势下,城市防灾的小船如何不翻?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中国气象局进行了采访。

南方经历近40年最多雨的春季

4月以来,南方地区已出现10多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据中央气象台统计,今年华南前汛期开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42%,为1974年以来同期最多。多轮降雨导致南方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偏重。

“南方的暴雨过程频繁出现,肯定是异常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说,“南方的降水很大程度上跟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春季,副热带高压总体来讲表现得异常强大,同时位置也比较偏南,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南方处在西南气流控制下,来自印度洋以及南海附近的水汽能够进入到我国江南一带,也包括华南及长江流域地区,因此水汽条件异常充沛,暴雨过程非常清晰”。

专家表示,南方天气的异常还与厄尔尼诺关系密切。正是超强厄尔尼诺的搅局,让今年南方天气“情绪不稳”。

“厄尔尼诺的出现会诱导出一个‘好天气环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出现在菲律宾以东直至我国南海附近,由厄尔尼诺诱发的高压系统叠加在常年随着季节变化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之上,使得副热带高压南海到西太平洋一带异常强大,促使我国南方出现了频繁的暴雨过程。”周兵说。

受厄尔尼诺影响,与南方的暴雨过程频繁不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黄淮到华北的大部分地区,降水相对来说偏少,而且偏少的程度导致了华北等地出现了中等干旱现象。这使得在刚刚过去的春季,我国一南一北天气系统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南涝北旱特征明显。

不过,搅局者厄尔尼诺已经处在衰弱期,并即将“出局”。国家气候中心预计,这次“超长待机”的厄尔尼诺将在5月份结束,但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的结束并不代表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结束。

“厄尔尼诺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有一个特点,即滞后效应。厄尔尼诺峰值过后的衰减年,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厄尔尼诺次年,往往伴随着区域和全球气候异常而引发的灾难。而我国同时又是季风性气候,季风性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年和年之间的降水变率比较大,这导致了我国气候变得复杂,也使得气候预测的难度加大。”周兵说。

专家表示,从今年汛情和天气形势的会商分析来看,在超强厄尔尼诺的影响下,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城市看海缘何频频再现

虽说出现了强降雨天气,可近年来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也在提高。为何城市看海仍说来就来,防灾的小船还是说翻就翻?

“其实一般的降雨城市完全可以应对,但怕就怕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暴雨,以及24小时降水量更多的大暴雨、特大暴雨。而且,城市内涝不光和雨量大有关,与暴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也有关系。”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介绍。

“同样级别的暴雨,雨峰到来时间不同,结果会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地面上有一定的蓄水、渗透能力,雨刚开始下会被土壤吸收一部分,洼地可以调蓄一部分,如果雨峰在降雨初期到来,就可能被削弱,反之,如果雨峰偏后到来,湿地洼地的储蓄调节能力已经消耗掉,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程晓陶说。

除了强降雨的故意刁难,城市出现频频看海还源于自身“消化系统”不完善。“过去为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都是‘先地上后地下’,基础设施滞后,标准偏低,当今天想改变这个状况的时候,就难上加难了。有人说把管子加粗就好了,但是地下不只有排水管,还有供水管、供电线路、供油管道、网络线路等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当这些都埋在地下,现成的拓宽空间就非常有限了。而城市排水作为一个系统,局部的拓宽是没有用的。”程晓陶说。

即便解决了排水管道问题,就不会发生城市内涝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京指出,城市内涝问题还不能简单地全推到排水能力不足上。“为什么同样的降雨,几十年前不会积水,现在就会出现内涝呢?现在的排水能力肯定比以前强,为什么还不行呢?关键在于过去城市里和城市周边有大面积的水面、耕地和林地草地,雨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渗入地下,防止积水形成,但现在这些地方很多都被开发占用了,城市的主要地区被水泥建筑覆盖,形成一个大的不透水层,雨水既不能进入河流湖泊,又不能渗入地下,无路可走,无处藏身,结果转化成地表径流,形成城市洪水。”李京说。

快速的城镇化过程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靠一两个工程、策略,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案。“我们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工程与非工程减灾措施,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灾害应急管理措施等,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李京说。

城市治水怎样跑赢强降水

要把技术和管理结合在一起,综合去解决暴雨之后的城市内涝问题,首先要做好风险识别。

“降雨量是灾难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并非某个地方降水量大就一定灾情最重,还要看地形是否低洼、排水是否通畅等因素。因此要针对每一个点,分析造成灾情严重的原因,对症下药去解决。”李京说,“比如说有些地方采用下沉式建立交桥,一遇暴雨桥下就积水,哪怕这里不是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其内涝风险也很高,就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系统,紧急情况下应派排水车去应急排水。地铁站口也是容易受灾的地方,如果短期内无法扩大排水量,那至少可以将地铁站口的台阶抬高,高于水面,使得水不至于灌进去”。

确定了内涝的风险,就要对高风险地区采取相应的工程和非工程减灾措施,对雨水进行拦蓄、下渗、排水处理。“把洪水排走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该想办法把洪水资源化,并加以利用。”李京说:“一方面,我国的气候特点是一年降雨就集中在两个月,往往防洪一结束马上就得接着抗旱,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缺水很严重,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等严重后果。因此,雨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对其加以利用。”

怎样把洪水转化成水资源?主要依靠拦蓄和下渗。李京介绍,拦蓄是要利用天然或人工的河流湖泊,把水存储起来,转化成地表水资源,在旱季使用。下渗是想办法让水渗到地下去,变成地下水资源,化害为利。

基于这样的观点,近年来建设海绵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应对暴雨洪水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很强的吸水、储水、渗水、净水能力,下雨时把雨水存储起来,等到需要用水时还可以把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海绵城市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所秉持的理念。

“应该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去找到适合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程晓陶说,现在很多城市在学国外,建设下洼式的绿地、雨水调节池、雨水花园等,但是,采取这些措施不等于建设海绵城市。因为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有雨季有旱季,与国外降水规律不同,所以每个城市应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此外,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流域尺度、城市尺度、社区尺度等配套考虑。程晓陶说,“有些城市被淹就是因为没有统筹考虑,上游的城市加大了排水能力,使得水来得更多更急了,而下游的城市做了防洪修了大坝,河床直接抬高,水流能力减弱,于是中间的城市积水就没有出路。因此,城市治水不能靠碎片化的解决方案,要多维度考虑。而这也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而非速决战”。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