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5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襄阳王华革家庭为残疾孩子——
撑起爱的天空
本报记者 吴佳佳

今年62岁的王华革,是湖北省襄阳市致远中学退休教师。她将重度智障儿子培养成才后,热心参与到残疾人事业中,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爱心,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成才。在她的推动下,襄阳市樊城旭东路社区、襄城新街社区等相继成立“阳光家园”,免费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

王华革与爱人袁力生同为老师,二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儿子袁冶出生时窒息时间过长,导致重度智残。王华革说:“孩子3岁不会喊妈妈,4岁还不会走路,5岁上不了幼儿园,6岁还走不稳路……”袁冶8岁那年,王华革和爱人商量,除了日常的康复训练及学习外,还教他打乒乓球,训练身体协调能力。教一个智障儿打乒乓球谈何容易,仅教会袁冶拿乒乓球拍,夫妇2人就花了几个月时间。移位、滑步、发球……为了孩子能更好地练习,他们在家里添置了球桌;为全力照顾袁冶,王华革提前退休,而袁力生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

20多年来,在父母的帮助下,袁冶克服困难,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较系统的乒乓球训练,肢体的平衡、协调能力显著提高,成为襄樊市首位参加特奥比赛的运动员。自1996年起,袁冶先后代表湖北省参加了第一届亚太地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十二届香港特殊奥运会城市邀请赛及第三、第四两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铜奖均有所获。2006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第四届特奥会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特奥活动及比赛,袁冶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爱在社区延伸。看到其他智残孩子家长的无奈,王华革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爱人支持下,她主动投身社区,积极开展扶残、助残以及推动特奥活动的工作。2006年,王华革在铁路社区筹建特奥班,让袁冶和其他孩子一起练习拉琴、画画、唱歌等。袁冶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在社区里,经常会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

“比如教画画,一般就用‘擦桌子’‘扫地’‘洗’等词来教他们理解晕染。”王华革说,很多时候,一个动作,智障孩子要花好几天、甚至几年才能学会,“我每次都是通过袁冶做实验,根据他的接受程度来教其他孩子”。

王华革还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深入社区智障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康复状况,征询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还建立了相关台账,为组成家庭支持联络网、开展特奥活动打下扎实基础。她还以自己儿子为典型,普及特奥知识和理念,引导智障残疾人家庭争做特奥家庭。通过她的大力宣传,大多数家长表示要充分利用社区这一场所,鼓励支持孩子参加特奥活动,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为保证社区活动更好地开展,她不仅经常自掏腰包补贴财物,还到有关单位为孩子们“化缘”。

在王华革为社区残疾孩子努力奔走时,袁力生一直默默支持她,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特奥班的活动中。在王华革一家的示范下,社区现已形成一支由智障残疾人家长和志愿者组成的辅导员队伍。

王华革介绍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特奥班学生袁冶、彭亮摘得全国特奥会冠军,严阳、熊俊军摘得湖北省特奥会冠军,赵磊在湖北省智协举办的红歌大赛中取得第一……

凭借伟大的母爱,王华革为智障孩子们执着奉献,为一个个特殊的家庭圆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