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转型升级关口的中国经济,备受各方关注。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信贷和举债,“正在回到以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老路”,“看不到有太多的结构性改革”。
果真如此吗?看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组数据:4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继续保持了一季度以来的较快增长水平。从一季度核算数据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继续超过六成,同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
这就意味着,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内需拉动,而内需又主要靠消费来拉动。对于此前“经济转型有没有停滞,结构调整有没有优化”的疑问,答案显而易见。
那么,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到底“优”在哪里?这需要从需求、供给、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从需求结构看,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势能的持续释放,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其中,变化最明显的要数需求结构的转型,信息、绿色、住房等六大消费工程持续推进,旅游、文化、信息等领域消费表现抢眼。
恰逢“五一”小长假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新能源汽车消费再次“火”了一把,150辆参展新能源汽车现场就卖出了不少,让很多商家大呼“没想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4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90.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增长243.8%。
从供给结构看,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稳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得益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两大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财税、金融、土地政策等对服务业支持力度的加大,服务业继续领跑国民经济发展。据测算,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幅保持在8.3%左右,无论是产业增加值增速、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还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均保持领先地位。
新经济崛起,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2.1%、32.6%,同比提高1.1个和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服务、新产品方兴未艾,在线医疗、网络约车、远程教育等新服务不断涌现,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等新产品增长喜人,在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行业发展格局悄然改变。
从区域结构看,地区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区域发展呈现出不少新特点、新亮点。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持续实现较快增长,中部地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加快。
此外,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还体现在发展的“成色”上。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提高1.7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PM2.5平均浓度下降7.6%。当然,调结构、转方式不会一蹴而就,转型阵痛也不可避免,这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主动作为,真正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