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第十二届中国(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徜徉悠悠历史 赏析中华瑰宝
——第十二届文博会侧记
本报记者 杨阳腾 隋明梅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童永全向观众介绍其创作的《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坛城》。 文阳洋摄

宋元古瓷片做成的古代首饰、采用古法工艺铸造、鎏金和錾刻而成的明朝永乐年间圣物“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坛城”复刻品、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二届文博会上,博大精深、美轮美奂的中华文化艺术精品琳琅满目。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创造了多彩多姿、精美绝伦的瓷器。瓷器多见,瓷片画却少见。在文博会2号馆时尚文化馆内,瓷片画收藏家付晓晓带来了8幅宋元瓷片画、修复的古器物及20余件宋元古瓷片做成的古代首饰,其中包括稀有的绿定瓷片、磁州窑系的“白地黑剔”花瓷片以及哥窑的“金丝铁片”。付晓晓告诉记者,绿定是北宋和金代定窑瓷器中的绿釉品种,瓷器生产比白定、黑定、紫定都少,在窑址调查中很难发现绿定标本。而哥窑目前只在北京故宫、台北博物院和美国存有整器。“千年的社会动荡与战火洗礼让这些举世闻名的宋元古瓷器最终变成碎片。整器只是凤毛麟角,只能孤独地藏身于著名博物馆中。”付晓晓认为,这些具备文物性质的艺术品承载着穿越时空的文化,是可以触碰的“历史大地的温暖”,是过去苦难的见证。将这些作品带进文博会,就是想让大家感受我国古代辉煌的文化。

在文博会1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内,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内汇集了我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化艺术成果。在福田展区,记者被一幅幅虫珀艺术作品所吸引,只见叶花虫蝶栩栩如生的形态被定格。来自上海的参展商夏方远告诉记者,虫珀是琥珀内含昆虫的包裹体,仅占琥珀中的万分之一,极其珍稀,此次现场展示的有超过30件珍稀虫珀,价格都在7位数以上。带琥珀来参展的荣珀公司董事谢珍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一块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微孔、对齐贯穿的琥珀。这块琥珀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这说明在两千年前,虫珀就已经是非常贵重的物品。这些来自远古的“时光宝物”除了以自然形态示人之外,精心雕刻而成的艺术更让人一睹自然与人工的奇妙结合。

看完稀世珍宝,还有雕刻、刺绣、艺术陶瓷、金属工艺、金银珠宝、唐卡等工艺美术精品。在9号馆工艺美术馆举行的第四届百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联展上,21个省区市的102位工艺美术大师带来了172件作品,代表作有扬州高毅进大师的玉雕《大方鼎》、山西薛生金大师的推光漆器《明宫乐韵动长安》、北京殷秀云大师的红雕漆《双狮》、辽宁周东正大师的玉雕《中华帝王大屏风》、广东张民辉大师的大型骨雕(代牙雕)新作《南国明珠》等。

记者看到,展出的一尊《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坛城》采用古法工艺铸造,鎏金、錾刻,共有大小完整佛像19尊、浮雕动物和人物数以10计、花草缠枝繁复无比。其主尊有9头、34臂、16腿,手持法器各异,脚踏动物,16尊之外另有8大天神在其下方,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童永全和他的涌泉制艺工作室联手复制。童永全告诉记者,这幅作品的原作制于14世纪明朝永乐年间,是倾一国之力成就的圣物,布施西藏佛界,是永乐宫廷造像的最高境界。“我们从2000年开始着手,从查找资料、建立模型,到完成中轴、盖子、缠枝莲花卉和部分莲花瓣的制作,再到完成复制历时近15年。”童永全称。

历届文博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总是“看头”不小,今年也不例外。一批产业化程度高、文化内涵深的国家级、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和产品在这里集中展示,还有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统美术作品与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等。其中,海南带来了黎族黎锦手工制作、海南椰雕技艺、海南黄花梨产品木制技艺、昌江黎族手工泥陶器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点和重点项目。贵州省黔南州还带来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三都马尾绣、黔南水书等非遗文化作品。其中,水书是水族先民在远古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独特文字,是水族流传至今用于指导日常生产生活的宗教典籍。它是由文字、表意图象等组成的文字体系,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信仰文化的综合记录与体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