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少年环保教育在行动
本报记者 郭静原

“我们的学生有的探索月亮和天气的关系,有的思考碳排放对全球的影响,还有学生群策群力编写PM2.5雾霾防治手册。”北京四中副校长谭晓青给《经济日服》记者展示了一长串校内鼓励学生开展环保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乍一看这些题目新鲜、稀奇,却充分反映了青少年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日前,首届国际环保教育校长论坛在北京四中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环保人士与专家一起,围绕青少年环保基础教育进行了主题讨论。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以及未来环境的持有和使用者,青少年环保意识的培养将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环境问题面前,青少年不是旁观者。然而,我国的青少年环保基础教育仍很薄弱。“由于系统性环保教育课程开设的不足,当学生面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时,缺少对专业环保信息资源的积累,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联合国环境署项目官员蒋南青说。

蒋南青认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环保不再是一个远离学校的话题,而它明显超出学校自然课堂的内容,环保教育应该成为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打造成更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方式方法加以推动。

中国人口的20%是青年,从吸收环保知识,到践行绿色发展,青少年是重要的参与者。

“目前,联合国环境署牵头组织了‘环保课堂走进校园’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共同参与环境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从小爱护自然,逐步建立全球环境视野和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胸怀。”蒋南青说。

北京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王军介绍,北京市教委已采取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并配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还可单独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程,将学校日常生活与行为实实在在地融入环境教育等多种形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高效的课堂更应该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在课堂内外贴近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渗透科学的环保教育。

“北京101中学通过经常组织学生到圆明园参观,学生随即从自己的所见所闻着手,钻研起圆明园防渗膜对水生态影响的问题。”北京市101中学副校长王涛指出,学校应积极提供环保实践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主导、策划、组织和实施环保活动,并通过组建环保社团的形式带动全校参与。

如何将环保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变得很有意思?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自小就做起了“环保小卫士”。“从践行日常垃圾分类和回收,到课外环保活动的组织,小学生环保教育更要培养他们观察身边的小事,譬如我校坚持了10多年的‘小问号’活动,目的就是让孩子留意周边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该校负责人表示。

“未来,学校还要继续探索环保类课本课程建设的开发策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课程设置,同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环保类小课题研究中受益。”谭晓青建议。

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张永红表示,环保教育需要各方携手,持续开展青少年环保教育活动,使之内容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消费理念,并进一步纳入校园课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