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张文良是名90后,是辽宁省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钳工。工作中,他主动钻研、孜孜以求,在第八届、第九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凭借扎实过硬的操作技能,先后获得工具钳工第一名、机械设备安装第三名的好成绩。他还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3岁时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笑起来还有点羞涩的张文良,最近又有一个重磅荣誉加身——入选2016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可他说,表面上破土而出的我其实一直保持向下向深生长的韧性。
就像一种奇特的毛竹,5年不长个,却突然开始以每天两米的速度疯狂拔节,人们称之为“魔竹”。事实上它并没有什么魔法,那5年中它一直在向下向深扎根生长,直到根系极为庞大,吸收养分极为充足,“魔竹”便开始向上爆发。
在同龄人眼中,张文良的“爆发”显得有点早,与他文弱温良的样子反差很大。20岁被评为沈阳市技术标兵;21岁获得“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冠军;22岁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3岁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棵“魔竹”原先藏在哪儿?
藏在辽宁省岫岩县的山沟里。那里盛产美玉,最好的玉是那种石皮包裹的河磨玉,内里温润,外表粗粝。尽管母亲始终把自己的娃当成河磨玉,可邻里乡亲不这么看。偏科严重、成绩不好,张文良连初中都没毕业就开始自谋生路。可谁家招工能要一个“啥也没有啥也不会”的生梆子?“你去闯吧,咋也要学一门养活自己的本事。”倔强的母亲把张文良推出小山村,一滴眼泪也没掉。
17岁的张文良背起行囊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求学。下火车吃的第一顿饭就让他心疼,两屉小笼包花了16元!想到母亲干农活挣钱不易,张文良一阵难过,“除了刻苦学习这一条路,我想不出更好的”。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枯燥的钳工训练还是超出了张文良的想象。一个站姿就要练好多天。前腿弓后腿绷,反复锉反复削,日复一日啥时是头?师傅曲骊看出了张文良的心思,打开自己的“宝贝”柜子。“呀!全是奖杯和证书。”张文良眼前一亮,原来老师是第一届“振兴杯”钳工组冠军、“全国技术能手”,啥时候咱也能得一个?柜门“啪”地关上,曲骊一句棒喝:“行行出状元,不想吃苦就啥也别想!”从此,张文良暗自憋了一股劲。
时间公平,给谁都是一天24小时,区别是咋分配。张文良这样安排他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不能省,其他都让出路来给学习和训练。别人周末打球、打游戏,他看书、找资料;别人看电视、看电影,他“猫”在车间里单练,锉刀将手掌心磨出的血泡一再戳破以致结成厚茧。连看大门的大爷都知道“这孩子走火入魔了”。深夜空荡荡的车间里,只有张文良在操练、操练,工厂大门早关了,他每每深更半夜才翻墙回家。大爷说,这么着吧,钥匙给你配一把,别翻了。
张文良渐渐开窍了,大工匠能把产品雕琢成有灵魂的艺术品,源于精益求精的态度、锲而不舍的追求。多练一会儿就能多靠近成功一点儿。
机遇来了。“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你能参加不?”曲骊问。
机遇来得不巧,张文良正犯腰脱,站着都费劲。集训时,张文良天天疼得满头是汗。奇怪的是比赛时不疼了,“可能是病痛看我太专注比赛了,痛感转移啦”。
这次大赛,19岁的张文良初出茅庐便以最好成绩摘得“雏鹰奖”。尔后一发不可收。
工友打趣张文良为“比赛狂”,张文良倒不否认,“我确实是兴奋型选手,比赛既能让我提升能力、提高自信,又能找到差距”。他最心仪的全国“振兴杯”比赛有CAD电脑制图及钳工工艺分析等内容,这使张文良看到了自己的知识短板,要做一名好工匠仅凭手上功夫还不够,得动脑子。张文良给自己下了硬任务——每周攻下一本专业书。有些书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就上网淘,哪怕是二手书也宝贝似地淘回来。以这样的韧劲,中专水平的张文良自学取得了沈阳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这期间,张文良先后摘得第八届、第九届“振兴杯”的冠军和季军奖牌。前一个奖项不容易,他是历届“振兴杯”年龄最小的钳工冠军;后一个奖项更不容易,因为跨工种而被誉为“双料英雄”。
“在机械设备安装比赛方面,我是一个零基础的‘菜鸟’。”张文良知道自己参赛让很多人不理解,“别人说啥不重要,获奖与否也不重要,我只想挑战一下自己,复合型技工这条路我必须蹚出来”。张文良再一次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一个“90后”的勇气和实力,获得了工具钳工、装配钳工两个高级资格证书,还熟练掌握了车工、铣工、电工等6个工种,成为企业里小有名气的“全能王”。如今,他带的徒弟也拿了沈阳市技工大赛的冠军。徒弟说,别人看到你的树冠有多大,我们却知道你的根系有多深。
2015年《超级技工》电视直播大赛,可谓张文良心目中的“华山论剑”。为啥呢?这场技能真人秀规模空前,超过2000人报名,12场比赛历时10个多月,还有创造“文墨精度”、揽冠军无数的顶尖高手方文墨同台竞技。每一轮淘汰赛,有一星半点儿的失误都可能提前出局。最后一轮的终极对决赛——电子配钥匙关卡,要求选手通过观察原配钥匙,复制一把钥匙开锁,率先开锁者胜出。终极PK,只剩下选手方文墨和张文良。张文良想对自己说“我叫不紧张”,可一旁观战的曲骊却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只允许通过眼睛观察,不让上手摸,对选手的眼力、记忆力和加工技艺要求,都达到了极高水准”。看到方文墨率先走上去开锁,张文良流露出些许不安,虽然他们场下是经常交流的好哥们。比赛会这么快结束吗?张文良并没有停下手中的锉刀,计时器还在,机会就在。很快,张文良也拿着钥匙去尝试开锁了,但同样连续三次没有成功。张文良给自己打气,不能浪费往返时间了,一定要沉住气,再精细一点。第四次尝试,当钥匙在锁中转动的那一刻,张文良的心简直要蹦出来!连汗水都来不及擦就情不自禁地振臂欢呼。没错,冠军是张文良。
“咱村的张文良出息啦!”辽宁省的电视新闻很快轰动了岫岩县那个小山村。张文良知道母亲欣慰得很,“妈,你儿子行不”?谁知母亲嘴一撇,“搁我年轻那会儿,小菜一碟”!
你瞧瞧这娘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