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多天夏粮收购就要从南到北全面铺开,再过5个月秋粮又要登场。仓容紧缺压力前所未有,粮食收储矛盾空前突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4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就当前粮食工作中的热点问题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据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2015年秋粮收购期结束,预计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4780亿斤,比上年多收购720亿斤,其中政策性粮食收储3100亿斤,比上年多收购820亿斤,仓容爆满让主产区粮食收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任正晓认为,合理消化粮食库存是做好整个粮食收储工作的“牛鼻子”,推进粮食去库存、尽快腾出仓容是解决当前收储矛盾最为有效的举措。
任正晓表示,形成当前高库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粮食连年增产丰收,农户存粮减少,加工转化企业不愿意多存原料用粮;低价进口粮食挤占了国产粮食市场空间;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一些加工企业开工不足,生产原料用粮下降,等等。但是,这些因素都会随着经济环境和关联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会成为长期支撑粮食库存增长的因素。如果一旦出现粮食生产减产,经济复苏好转,还有国际粮食供求趋紧的情况,国内外的粮食市场马上就会产生传导反应,粮食库存就有可能迅速下降。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高企,市场粮源非常充足,各个方面的粮食需求都得到了持续可靠的保障。不过,任正晓认为,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同时,粮食需求也在同步增长,在这12年中有10年不能实现当年粮食产需平衡,粮食产需仍有较大缺口,年均产需缺口达到198亿斤。“因此,我们不能以眼前的粮食高库存来断定我国的粮食形势已经高枕无忧。”任正晓说。
此外,如何处理好粮食收购与收储机制改革的矛盾,成为当前粮食收储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改革完善的玉米收储制度,会不会使今后的玉米收购出现农民“卖粮难”,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任正晓认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粮食和农产品领域的重大事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和农产品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它事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
任正晓表示,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改革以后,多元主体的市场化收购将会是今后玉米收储的一种常态,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玉米收购的信贷支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粮。要组织动员鼓励广大饲料企业、玉米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加快玉米加工转化,变“储粮于粮库”为“流通于市场”。要优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五要五不准”的粮食收购守则,从重从严地打击压级压价、“打白条”这些坑农害农的行为,维护粮农的利益。
“不管收储制度怎么改革,始终要保护好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这两个前提下,财政、金融和其他各个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支持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任正晓说。
目前,粮食保管数量巨大,其中六分之一的粮食储存在简易仓囤,粮食保存风险较大。在粮食储存过程中,霉变粮和陈化粮是当前普遍关切的问题。任正晓认为,防止粮食发生霉变,就需要多措并举确保储粮安全。要强化新仓建设,实现仓好粮安;要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推行“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责任制度;要强化监督问责,做到违者必究。在粮食收购入库、日常管理、出库等环节,要把好质量关,严防死守,防止污染的粮食和霉变粮流入市场,确保口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