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特斯拉MODEL S电动车在新加坡因二氧化碳排放超标而被处罚的消息,让人们再次关注“电动车是否环保”的话题。
近年来,电动车以零排放、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了各国政府大力扶持,风光无限,但电动车是否环保却一直存在争议。前不久,日本汽车技术专家人见光夫发表文章认为,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内燃机汽车严重得多,把矛头指向了发电是否“干净”上。
电动车使用过程环保了,但发电过程并不环保——这往往是诟病电动车的焦点所在。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虽然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排放,但它所耗电力是二次能源,现阶段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大量燃煤消耗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清华大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客观来看,这已经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的范畴,能源生产能否实现清洁化,是解决问题、平息争论的关键。如果火力发电能够加速清洁化进程,实现“近零排放”;或者逐步提高核电、风电、水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发电干净了,那么一直困扰电动车的环保争议也将烟消云散。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全世界都正在努力,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有信心。如果因为发电污染环境,就把板子打在电动车身上,未免有些求全责备。
从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历史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来看,化石能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加之会造成环境污染,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届时,传统燃油车也将随之谢幕。随着人类社会必然拥抱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电力等清洁能源将成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各种新能源汽车将取而代之。从这一点来看,发展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方向是对的,毋庸置疑,而且越早越好,如此方能抢占未来产业高地。不能因为争论就缩手缩脚,怀疑甚至否定发展方向。
当然,能源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对化石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有上百年历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对新能源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汽车产业也是如此,燃油车已经接近技术极限,电动车正方兴未艾。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过早下结论对新生事物并不公平,是一种短视,类似当年有人嘲笑火车跑得没有马车快。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争论也并非坏事,它促使公众更加关注上游电力企业的排放问题,并进一步思考个人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比如,瑞典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必须签署协议,承诺用清洁能源电力为电动车充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能源清洁化进程。比如,现阶段当务之急应对燃煤电厂实施清洁化改造,减少排放;同时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铺路搭桥”,着力提高“风光互补”等清洁能源发电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