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连载④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
——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深层较量和博弈,能否在世界大变动中把握机遇、在国际大棋局中赢得主动,需要胸怀全局、统筹谋划的大思考大智慧。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然具有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如何更好把握发展机遇、赢得新的发展优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党从战略层面提出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韬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最前沿进行的战略谋划和部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政府更加高效,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如何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我们党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深化战略考量,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把握了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强烈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勇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矛盾,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的新法宝,使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科学,战略举措更加有效。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能力的深度角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深化扩展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蕴含着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对中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进入一个新境界。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着眼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要深刻认识“四个全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作为具有内在理论和实践逻辑关系的统一体来把握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历史观、价值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全面、联系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这一战略布局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其中,对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对改革的要求是“全面深化”,对法治的要求是“全面推进”,对治党的要求是“全面从严”,并把四个方面科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强调“四个全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种很全面的观点,不是单打一”。这深刻体现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要求,彰显了全局思维、战略思维,是全面系统、辩证平衡观点的实际运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这一战略布局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是我们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比如,我们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又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既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又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目标和总抓手;既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系列要求,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着力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统筹兼顾的要求。这一战略布局着眼的是统筹把握、协调推进,把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统一起来,把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统一起来,把总体部署与具体规划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我们过去犯一些历史性的错误,往往就在于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要始终注意平衡着力,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好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把握平衡、综合施策,从而激发统筹兼顾的优势,达到更好效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既要在每一个“全面”上下功夫,又要在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整体上下功夫,使之共融共通、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针。要经常、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

4.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引领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扭住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擘画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举措。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不断提升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深刻理解这一战略布局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这一战略布局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把握这一战略布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水平,真正学懂、学透、学通,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总要求,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都要着力服务这一战略布局,都必须从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保证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深入地改进党风政风。要对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改进的政策举措。要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评价地区发展、评价干部实绩的重要标准,切实树立起正确的发展导向、政绩导向。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如何运用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何进一步汇聚改革总力量、展现改革新作为、啃下改革硬骨头,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动改革持续不断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如何引导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如何巩固管党治党成果、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用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等,都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立足发展实际,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善于以科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以过硬工作本领解决问题,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人民自己的事业。要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13亿多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更好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