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建议虚拟现实(VR)产业强化战略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尽快启动虚拟现实标准化研究工作,建立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VR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产生三维虚拟世界,让使用者及时、无限制地感知虚拟空间的事物。经过50余年的技术积累,VR主要关键技术近两年取得了突破,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VR技术应用始于个人消费需求。目前最主要和最成熟的个人应用是游戏和影视产业,比如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以及能够带来视听震撼的家庭IMAX影音。作为交互方式的革命,VR正从各个方面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技术和硬件产品的不断提升以及越来越多开发者的进入,VR技术的行业应用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IDC研究表明,目前排名前三位的VR应用热点行业为房地产、零售和教育,而医疗、演出、展览、模拟驾驶和游乐设施等领域也有明显的市场可供开拓。
VR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引来各路资本加速布局。索尼、Facebook、三星等国外大鳄纷纷涉足,腾讯、阿里巴巴等国内巨头公布战略,国内互联网“独角兽”公司暴风科技、乐视、小米、360等公司也先后推出各自的VR产品或服务。针对信息技术的下一个风口,VR产业的卡位战已然全面爆发。
今年是VR产业元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6.6亿元,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550亿元。毫无疑问,VR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夕,即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窗口期。
但国内VR产业现状却差强人意。从技术上来说,无论是高性能的传感器、底层开发技术,还是在图像拼接、播放器等领域,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硬件产品上,规格不一、概念混淆、良莠不齐,忽视用户健康体验。在内容制作上,呈现方式多样,各类设备之间无法实现通用。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指出,推动国内VR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争取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三是要完善产业链布局,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我国发展虚拟现实产业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人口优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二是我国有着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刁石京表示,VR产业正进入快速生长期,但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之下,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他认为,当前必须面向需求导向,明确发展目标,从“哪些产品是VR产业能够支持的”角度来切入,统筹发展。同时,要加快打造产业基础,特别是基础的软硬件,如芯片、传感器、数据处理的能力等,推动产研结合及融资的发展,打造完善产业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业内人士也认为,为了避免在未来全球VR生态布局中处在产业链末端,我国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加速技术和内容制作的追赶,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
白皮书指出,未来半年到一年内,VR消费市场将迅速爆发,技术体系和产业格局也将初步形成,我国VR产业若不尽快加强布局,将再次陷入落后和追赶国外的局面。据悉,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正在抓紧调研,今年将陆续出台包括内容制作、终端显示、软件平台开发等在内的相关标准。
另据记者了解,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支持下,“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近日成立。该联盟由中国3D产业联盟、华为、长虹、蚁视科技等50多家骨干企业和机构,在中国3D产业联盟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共同发起成立。目前,联盟号召力正迅速增强,已有近100家企业加入。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标准体系,推动VR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长虹、华为等实力制造企业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形成产业化,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掌握VR领域未来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