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做到摆脱浮躁、心入情入并不一定就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但至少这应该是文艺创作者通往金字塔尖迈出的第一步
最近,收看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节目《向经典致敬》成为我家周末的一项仪式。一家人怀着虔诚、敬畏的心坐在电视机旁,那些老人、老歌、老节目重温起来仍能令你心潮澎湃,满怀感动,经典的力量不得不令人叹服。
今天的我们还需要经典吗?在娱乐泛滥的电视节目中,在海量信息的搜索引擎中,在选择多元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唯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光是学习接受和适应新鲜事物就已经让我们自顾不暇,那些过去的经典,也许只能证明曾经的辉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它们留一些时间,停一停脚步。
在我们有限的时间中,都愿意把精力投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无论是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或一场演出,我们都希望得到充实内心、振奋精神的体验,而不愿意被那些无病呻吟、苍白无力的作品占据我们的时间,使我们变得萎靡不振,颓败不堪。经典的力量就在于,虽然它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它是经过大浪淘沙之后,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它在某一领域树立起恒久的丰碑,每一次重温都会给我们带来真善美的体验,帮助我们找到那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时代发展需要向前看,也需要回头看。就像很多学者倡导重读经典,列出的书单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我们并没有因为远离这个时代而忘记那段历史,反而会因为那个时代留下的优秀文化成果而更加珍视那段历史。
这就是今天的我们仍然需要经典的原因,如果把文艺比喻成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经典文艺作品就会因为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满足了人们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被这个时代铭记。同样,也正因为这些经典文化的存在,才让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魂有定所、行有依归”,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今天我们致敬经典,是抱着向前人学习的态度。重温经典绝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带着对现实的反思。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够成为经典,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答案可以在作品中寻找,可以看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产生共鸣的佳作,从来都不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小格局,也不是一味媚俗、低级趣味的速成品,只有那些反映时代的进步,反映人性真善美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历久弥新。
答案也许蕴藏在人的精神之中。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创作《创业史》在皇甫村蹲点14年……回望历史,经典之作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对艺术家而言,铸就经典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身心的修炼,你的境界有多高最终决定了你的作品能走多远。今天,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作为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将精益求精的创作核心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始终,虽然做到摆脱浮躁、心入情入并不一定就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但至少这应该是我们通往金字塔尖迈出的第一步吧。